第三届中国工业软件大会在渝中举行。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6月20日上午,在第三届中国工业软件大会上,渝中区委书记、区长黄茂军发布《重庆软件天地人才政策》,用“引育留用”一揽子政策充分释放“虹吸效应”,夯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的智力支撑,更好赋能赋智赋值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渝中区委书记、区长黄茂军发布《重庆软件天地人才政策》。
“渝中是全市的经济高地、历史名城、开放窗口、都市中心,培育了超1500亿级的经济总量,汇聚了11万余户的市场主体,产业基础良好、配套设施完善、比较优势突出、发展前景广阔。”黄茂军在发布中介绍,近年来,渝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在工信部的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大力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市区联动、全域打造“重庆软件天地”,2022年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302亿元。
产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产业而聚。黄茂军表示,为更好吸引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渝中特别对软信人才政策进行了整合完善,构筑了“含金量”更高的引才矩阵、打造了“生态链”更全的育才路径、搭建了“磁吸力”更强的聚才平台、营造了“渝中味”更浓的爱才氛围,以真情服务换人才真心认可,让人才安心在渝中的广阔天地里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具体而言,在构筑“含金量”更高的引才矩阵中,渝中分层分类对人才给予支持和奖励。其中,对高层次人才,给予贡献奖励、契税减免、住房补贴等综合支持;对青年人才,给予安家补贴、购房补助等支持;对项目团队,以科研经费、场地免租等多种方式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落地政策组合奖;对引才成效突出的单位,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在打造“生态链”更全的育才路径中,渝中注重科研支持、创业扶持、人才激励。对承接市级以上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并在渝中落地转化的,按奖励经费20%给予配套,对成功立项的科技创新项目最高支持300万元;对创业人才给予一次性开办资助、贴息创业担保贷款和免费创业工位等综合支持;对入选各类人才计划的高层次人才给予荣誉奖励,对技术研发人才给予连续3年岗位激励。在搭建“磁吸力”更强的聚才平台中,渝中大力支持科研工作站、科技创新基地、专业孵化器建设。对新建院士、博士后、海智等工作站给予最高100万元配套资助和10万元运行补助;对新认定或引进的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最高奖励50万元,对新认定的市级重点实验室、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市级临床医学中心等奖励20万元;对新认定的市级科技创新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器给予奖补。在营造“渝中味”更浓的爱才氛围中,渝中完善区委联系服务专家“七个一”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专家疗休、国情研修,不断强化人才政治引领。评选第三批“渝中英才”,实施“渝中菁英”产业人才计划,营造尊才识才爱才浓厚氛围。投放人才公寓2000余套,统筹全市最优基础教育和医疗资源,提供子女入学、便捷就医等服务。
黄茂军诚邀专家、企业家和创业者到渝中投资兴业、筑梦圆梦。他说,当前,渝中正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数字重庆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机遇,全面提速数字化发展步伐,以工业软件为主的软件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欢迎各类人才与渝中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