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政府突出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现代化新重庆渝中建设在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承压奋进、创新突破中迈上新台阶。全区生产总值总量1691.5亿元、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221.9亿元、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6.9亿元、增长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万元、稳居全市第1。
(一)高质量发展核心动能更加强劲。迭代实施“十项行动”融入双核联动联建,打表推进“四张清单”215项重点事项,建设渝中·武隆协同发展产业园、落地项目投资50亿元,对口帮扶巫溪资金4000余万元、消费帮扶5000余万元。落地美团重庆运营中心等30个重点项目、签约金额200亿元。数字金融“一站式”解纷平台建成投用,再增国民养老保险等8家总部型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超1.35万亿元。新增上海聚力、北京冠领等专业服务机构20家,引育软信企业600余家、中高端人才2800余人,软件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新引进意大利国宝级奢侈品牌哥伦布等高能级首店首牌113家、总量占全市1/3,引进数科互娱等重点文旅文创项目16个,大健康产业规上企业营收达320亿元,建筑业注册地总产值实现420亿元。“双千亿”解放碑中央商务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GDP达930亿元、社零超1100亿元。新增2栋亿元税收楼宇,新华时尚城等53万平方米重点载体提速建设,楼均产出、税收分别超1.2万元/平方米、1400元/平方米。
(二)区域发展动力活力更强释放。“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成效显著,完成资产确权登记86.9万平方米,盘活存量资产58.7亿元、回收资金46.7亿元。“通道+经贸+产业”联动扩大对外开放,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累计签约合作项目30个、投资额56亿元,全区跨境结算量突破4200亿元。外贸进出口额实现73亿元,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1倍。“政产学研用”协同积蓄创新动能,重医附一院、儿童医院启动市级转化医学中心建设,新增发明专利506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市级科技型企业262家、专精特新企业35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5家,迭代升级“一站式”73项人才服务,供给高品质人才公寓875套,新增高层次人才174名、急需紧缺优秀人才326名。“宜商渝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新增地方标准、团体标准79项,1023家规上民营企业营收突破1400亿元,认定“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53家,“个转企”67家、“小升规”112家、“规变总”30家,新增市场主体1.8万户,6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700亿元。
(三)“重庆母城”魅力更加彰显。“红色三岩”8处文物实现连片打造,特园等23处革命文物完成保护修缮。三峡博物馆获评国家级革命文物“大思政课”优质资源。法国领事馆旧址、仁爱堂等一批文物建筑实现活化利用。东水门城门城墙等8个文保工程顺利完工。建成非遗工坊4家、研学基地2个,“刘氏刺熨疗法”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获央视推广。新增文博场馆2家。串珠成链打造“红色游、山水游、都市游、夜间游”特色线路10条,点缀式推出新潮流打卡地3个,接待游客8900万人次。黄桷树空中花园等65个“江崖街洞天”场景建成开放,重庆2088未来之旅等7个数字文旅体验项目相继落地,建成3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百年老街鲁祖庙焕新亮相,十八梯获评重庆最美街区,山城巷二期等传统风貌街区有序推进,游客花费800亿元。精准治理高空抛物坠物等10类“小案小事”,8处场所获评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阵地。新增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7处。
(四)幸福家园更为可感可及。圆满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配合工作,“两江”渝中段地表水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3天。建设超级充电站14座,新增充电桩1139个,新建建筑绿色化率100%。精扫细保928万平方米环卫作业区域,分类整治“两江四岸”重点区域红蓝顶棚6.6万余平方米,2148个停车泊位“忙时统筹、闲时共享”,精致打造山城花境3个、口袋公园6个。重庆长滨正式动工,大坪正街数字电竞产业示范基地启动建设,黄花园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开工在即,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亿元。15个市级城市更新示范项目高标准推进,28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精致蝶变。173套“保交楼”、230套“保交房”圆满交付。城镇新增就业5.07万人,养老“四助”惠及30万人次,探索社会救助“一件事”改革、帮扶1.1万人。“名校(园)+”集团化办学走深走实。市中医骨科医院(渝中区人民医院)、大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新院区投用,人均预期寿命达81.72岁。
(五)城市治理更富成效。以数字重庆建设为牵引提升智治能力,完成全域L2级、重点区域L3级实景地图覆盖,43类、2688个风险点一图统览,AI预警453件。“培训机构监管”应用实现“一地创新·全市共享”,贯通市级应用51个,流转处置事件7万余件、办结率99.6%。以“大综合一体化”为抓手创新基层治理,整合992类事项综合执法,精减5支区级执法队伍、实现街道一支队伍综合执法。595处地下空间危险源、64座桥隧实现智能监测。“五社联动”凝聚治理合力,“渝中怡家”综合服务体效能提升,“三官一律”进社区解难题2484件。以韧性城市建设为依托维护安全稳定,在全市首发密室逃脱等新业态消防标准,“渝中消防”综合场景获应急部肯定推广,火灾事故起数下降12.8%、无火灾亡人事故。“三端”同治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稳妥有序化解非法集资案件20件。重点场所和部位实现“1、3、5”分钟快速响应,110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实现“八连降”,八类案件、电信诈骗等6项关键防控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六)政府自身建设更加严实。扎实推进巡视、审计、督查等问题整改,向市政府和区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119件次。修订完善区政府工作规则,立改废政府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12件,238项重要决策广泛听取纪检监察、审计、司法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02件、政协提案358件,满意率均达到100%。抢抓“两重”“两新”和一揽子增量政策等机遇,策划储备项目367个、总投资规模259.4亿元,争取专项债、一般债、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60.3亿元。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10%。机构改革落地见效,行政机构精简10%、事业单位压减25个。政府系统11个集体、12名干部职工获国家部委、市级表彰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