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370号提案的复函

来源:解放碑CBD管委会 发布时间:2024-05-22 11:14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陈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打造解放碑博物馆(陈列馆)”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解放碑地区发展建设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回复如下:

正如您所提,渝中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重庆市的母城和发源地,是重庆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主要亲历者和见证者。从公元前316年战国秦时张仪在渝中半岛筑江州,到公元1189年宋孝宗改恭州重庆府,再到1997年重庆直辖,渝中区历来是重庆的核心,清晰保留了重庆三次建都、四次筑城、开埠建市的历史脉络,孕育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和红岩精神。人民解放纪念碑是重庆市的标志性建筑,建设解放碑博物馆有助于推动解放碑商圈文商旅城融合发展。

为提升区域人文品质,推动 “解放碑大商圈”文商旅城融合发展,实现区域经济、文旅等产业整体发展,我们立足文脉文化文旅,突出城市历史感、文化范、人情味,实施推进了以下事项。 一是规划国泰片区文化艺术街区。联动国泰艺术中心、戴家巷、魁星楼、壹零捌美术馆等艺术场馆和风貌街区,规划文化艺术街区,并实施了临江路艺术大道及戴家巷老街区建设,丰富区域文化氛围。二是建设解放碑区域文博资源群建设。渝中区孕育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和红岩精神。厚重的历史文化为博物馆的建设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目前渝中区共有博物馆42家,已登记备案16家,正在加快打造以老鼓楼衙署遗址博物馆为核心的母城文博资源群。三是打造传统风貌区、老街区。修缮更新鲁祖庙街区、中央银行旧址、中国银行旧址、抗建堂旧址等42万平方米保护性建筑,彰显湖广会馆、打铜街、戴家巷等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和山城老街区特色。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区文旅委、区住建委等部门,加强文化资源的挖掘,打造文化新地标,但受制于解放碑十字金街周边区域现状建筑条件,新建中、大型博物馆用地较为紧张,将结合解放碑周边闲置楼宇改造盘活,开展博物馆选址、方案论证等工作,推动解放碑博物馆建设,并在博物馆规划设计中优化以下内容。一是优化馆藏内容。区文旅委将强化博物馆的研究阐释,深挖解放碑的特色文化精神内涵,开展母城历史文化研究阐释工作,充分发掘、阐释“母城”文化时代价值,讲好重庆母城故事。在项目策划阶段注重解放碑各历史时期城市变迁、城乡建设等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物证的征藏,全面展示“人民解放纪念碑”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加强对解放碑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挖掘阐发及其对社会和城市的重大意义。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在区大数据指导下,充分利用智能数据手段,发展智慧博物馆,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加快推进藏品数字化,完善藏品数据库,加大基础信息开放力度,实现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全面展示解放碑及渝中区文旅资源。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区文旅委也将配合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制作渝中博物馆地图,制定“博物馆+”旅游线路,结合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间节点,利用纸媒、电视、微博、微信、网站等媒介,通过线上线下对博物馆进行全方位宣传,打造文化和旅游新坐标。四是优化传播服务。各部门也将以城市博物馆为媒介,开展博物馆里过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人民文化生活新风尚。主动对接重庆市大数据体系建设,切实融入地方特色、创意设计和城乡建设,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消费中的作用。

重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20245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