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情简介:山城江城不夜城

来源: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发布时间:2025-01-18 13:11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渝中区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两江环抱、形似半岛。全区水陆域面积23.2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0.08平方公里,辖区11个街道办事处、79个社区居委会、1个社区工作站,全区常住人口57.4万人。相继荣获“全国文明城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城区”、“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

渝中是重庆的“母城”。3000年江州城、800年重庆府、100年解放碑,积淀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等厚重的人文底蕴,孕育了重庆的“根”和“源”,浓缩了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精华,展现着“老重庆底片、新重庆客厅”的魅力神韵,在老重庆人心中“到渝中就是进城”。

2025年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渝中精彩一页的关键之年,关键在于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一周年的重要时刻,关键在于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开局起步的特殊时机,关键在于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谋划实施的非常时期。关键之年当有关键之举、关键之为。我们必须直面“危”与“机”,保持战略定力、化危为机而起,以主动拼抢、快抓实干的确定性应对外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抢抓“时”与“势”,积蓄有利因素、顺时借势而上,把形势喜人、态势逼人的紧迫感转为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行动力;把握“破”与“立”,守正创新攻坚、先立后破而为,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突破成势、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中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统筹“稳”与“进”,奋发有为争先、以进促稳而兴,紧紧锚定“四大定位”,充分发挥“八大优势”,持续打造“六个新高地”,奋力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龙头”、高品质生活“塔尖”、高效能治理“标杆”。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构建“4311”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抢抓国家超常规宏观政策机遇,着力提振发展信心,着力扩大内需,着力稳住楼市,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强化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锚定“四大定位”、发挥“八大优势”、打造“六个新高地”,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奋力交出有数、有形、有声、有感、有品“五张高分答卷”,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

上述目标,统筹考虑外部环境、现实基础、支撑条件和潜在后劲,既展现扛起大区担当作贡献、衔接规划目标不松劲,又体现引导社会预期强信心、激发优势动能求突破,既与经济增长态势相契合,又与潜在经济增速相匹配,叠加改革红利、政策红利因素,是跳一跳、够得着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