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华夏大地掀起了长达百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作为湖北、湖南在渝商人的聚会之所,湖广会馆也就应运而生。湖广会馆见证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史,是先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它是重庆母城的重要象征,更是重庆对外宣传展示的重要窗口和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品。
这个寒假,渝中区图书馆在湖广会馆开展的“蒲公英小小志愿者”研学活动,带领孩子们探寻传统文化下的母城。
“真大呀,好气派!来到重庆湖广会馆,小朋友们对古色古香的建筑规模赞不绝口。湖广会馆是谁修建的,为什么修建?带着满脑子疑惑,小朋友们走进移民博物馆开启了研学之旅。在会馆导游的带领下,沿途参观了移民博物馆、禹王宫、齐安公所等代表建筑,一件件精美的雕刻、彩绘吸引孩子们驻足留恋。湖广会馆承载了湖广移民对故土的深情与对新家园的热爱,见证了300年前“湖广填四川”那段移民史。
浏览完湖广会馆,小朋友们坐在古香古色的渝州书院里由重庆市非遗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艺老师来指导孩子们学习春节窗花剪纸技能。杨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剪纸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让孩子们对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后,在老师详细讲解和现场示范下,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认真地剪刻起来,有的剪出了寓意吉祥的“福”字,希望新的一年福气满满;还有的剪出了蛇年纹样,为春节增添了一份浓浓的年味。现场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此次活动不仅让小朋友领略到了历史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激发了青少年对相关知识的浓厚兴趣。”一位家长这样说。
渝中区图书馆假期研学活动,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断提升自我文化修养。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期待未来能参与更多这样有意义的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