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渝中区商务委主办的“来渝中,逛巷子”2021渝中巷子文化节正式启动,本次活动首次集中发布渝中区七条具有代表性的街巷,他们分别是:
>最历史风貌街巷 —— 十八梯
老重庆人的记忆里,十八梯是老重庆上半城与下半城的连通要道,装着吊脚楼,小洋房,砖木结构顶上叠瓦,装着巴渝传统建筑,沿着这条蜿蜒斗转的190级石阶梯往上,我们便从旧人情到新都市。
新的十八梯,重檐翘角的错落有致。再现“七街六巷”传统街巷的基本格局,集合了在地风物、美食、民宿、非遗手作等具有重庆代表性的商家业态。
>最在地文化街巷 —— 山城巷
修旧如旧的山城巷,上可至枇杷山,下可达南纪门,吊脚楼,开埠风貌建筑,石朝门,石库门,苏沪的弄堂别院,西方的教会学校,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坝坝席、防空洞剧场、黄桷树下的展览空间、4层老楼里的小酒吧……,仿佛时空里的折叠,旧事物和新玩法的商业融合。
>最妙趣地理街巷 —— 三层马路
三层马路就像整个城市的浓缩沙盘,重庆的重要风貌特征仿佛都能在这里窥见并体验。远处的山与楼,近处的房和江,穿行的单轨和桥。
漫步三层马路,能走进文物建筑里喝一杯茶、吃一餐饭,也能穿梭进社区里的小店点份咖啡和甜品,去到工厂里看一场演出或展览,这里就是重庆的“代官山”。
>最魔幻先锋街巷 —— 戴家巷
在老重庆旧风物上长出新的建筑肌理,很多的年轻人回到这里。街巷,从灵感萌生之时便被先锋浪潮文化滋养,重庆特有的立体参差之上,戴家巷实现了自我更新浪潮的方向与速度。
戴家巷已然成为新的青年文化聚集地,他们被一杯咖啡、一瓶精酿或者一个冰淇淋打动,泰餐厅、韩式炸鸡、复古火锅...让解放碑的商业体验更丰富。
>最包容共生街巷 —— 鲁祖庙
鲁祖庙以自己的方式葆有了大量的原生社区生活,居民的生活在这里流动交织,老重庆的味道是有的,新城市的氛围也逐渐生长。城市完成了更新,却又尊重了此地居民真实的生活。
开了20年的面点摊、杂货铺、老茶馆,紧挨着重庆第一家的葡国菜,还有烧肉酒场、日式面包烘焙店、咖啡馆……新旧交融,包容共生,这是鲁祖庙的气质,。
>最小巧清新街巷 —— 大贵巷
高楼包围中,大贵巷也在用它的方式与这座城市进行对话。
近年来,渝中区正一体化发展解放碑-朝天门步行大道,打造后街经济群,大贵巷作为链接五一路和新华路的重要关键,在寸土寸金的解放碑,也为承接商圈溢出人流以及周边艺术文化生活做了补充。
>最艺术融合街巷 —— 重庆天地
街巷交错,新旧融合,这些街巷里,既有年轻新潮的生长,也有传统的坚守,既有丰富多样的业态,也有文化的传承,他们充分展示出了渝中区的山城地貌、人文和商业的结合。
本次活动还联合了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以时尚达人、先锋青年们的视觉,通过VLOG的方式,带领大家一起探寻各街巷的独特之处,触摸新旧融合的魅力,打卡街巷最有特色的店铺,感受渝中无可比拟、独特的街巷文化。
街巷,是城市更新与共建的推动者。人们在街巷中穿梭,与历史人文互动、与建筑商业共创、与日常情感交融。它们关系着多样化城市进程,创造出更广博宏达、也更微观具象的城市智慧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