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区教委在区委、区政府指导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动员各校园积极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塑造学生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人和街小学注重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关注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拓展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实施途径。学校根据已有劳动教育成果,结合未来发展方向,从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评价等方面制定了《“人和”育人模式下劳动教育实施纲要(试行)》;围绕“祖国发展我成长,劳动筑梦新时代”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从学校劳动内容、家庭劳动清单、社区公益项目三个方面规划设计各年级的劳动课程内容;在充分挖掘、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平台基础上,搭建了以校园、家园、劳动实践基地三个劳动场域为X轴,以“人和六质”课程群的三级劳动教育课程为Y轴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开发了以国家课程作基础、以校本课程作主体、以实践活动课程作延伸的劳动教育内容;采用《新劳动评价系统软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的监测与记实评价。
中华路小学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聚焦公民素养教育的办学定位,践行“知行合一,养成公民”的办学理念。如何将劳动教育在学校公民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中落地、落细,又能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校本化、生活化、儿童化的课程特点,学校整体构建了“手创幸福”劳动教育课程,课程共分为:家庭生活课程、学校责任课程、角色体验课程和社会服务课程,从四个维度来落实《意见》中劳动教育的“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的三种类型的具体指向,实现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的和谐共生,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劳动素养。
邹容小学在新学期伊始,以“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为德育核心主题,从学生、班级、校园、家庭、社区全方位开展《邹容小学劳动实践活动课程》系列活动。该课程分年段提出不同的主题,一年级“自己的事自己做”、 二年级“当好清洁员”、三年级“争当劳动小能手”、四年级“家务劳动我能行”、 五年级“学习劳动技能”、六年级“学做勤俭节约的好队员”。同时,多方联动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家长一起积极参与家庭、社区、社会的各种实践劳动,走进劳动岗位、走进田间地头,亲身实践、亲自参与。
我委将持续关注各校园围绕劳动开展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让劳动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惯,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