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来源: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1-24 17:37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区委、区政府

2024年,渝中区教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委全面依法治委员会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教育系统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能力,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一流教育强区提供法治保障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注重顶层设计,法治领导体制不断完善。加强统筹规划依法治教纳入教育强区发展规划、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点、学校办学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强校级领导班子,督促指导63学校一校一案制定完善章程制度、发展规划和议事规则。二是完善领导机制成立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法治工作3。委属各校园成立了书记校长为组长,以办公室、德育处为主体,以班主任、道德与法治教师为骨干,以党、团、队组织为依托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完善了法治宣传教育网络体系。三是强化理论武装。建立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定期学法制度,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2024年,班子成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教育领域法律法规、党章党纪党规等6不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四是严格风险防控。动态建立基建维修、财务管理、招标采购等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点事项廉政风险台账,坚持抓早抓小、靠前监督。出台《渝中区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办法》和《渝中区中小学食堂会计核算办法》,进一步规范食堂财务管理。常态化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以案四改六个一活动。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师德师风问题零容忍

(二)规范履职行为,依法行政能力持续增强一是健全民主决策机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修订完善《渝中区教委行政办公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经工委会集体研究决定,重大决策事项提前公开征求意见,切实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水平,推进依法行政。二是扩大政务公开事项。2024年,我委主动公开教育行政规范性文件、义务教育信息、财政预决算信息、行政许可等内容490条,开展行政案件执法11件,所有案件按要求公示并进行曝光三是提行政执法能力。支持教育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各类法治培训,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全面规范执法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提升纠纷化解成效。

认真开展教育系统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工作,全面梳理摸排各类涉校涉生矛盾纠纷,采取纠纷调解、教育疏导、法制谈话等形式减缓和化解矛盾,全年受理信访投诉55件,办结55件,办结率均达100%,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三)强化综合治理,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广泛宣传放管服理念,公开承诺四办,通过精准编制办事指南、推行容缺受理,依托渝快办数字政务平台完成行政审批事项30件,切实为群众提供便捷政务服务。二是实施公平竞争性审查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工作,将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有关政策措施的公平竞争审查纳入发文程序,确保应审尽审建立内部审查机制举报处理机制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宣传提升公平竞争意识是开展校外培训监管。深入开展校外培训平安消费、监管护苗等专项行动严厉整治违法违规培训。开展联合执法60次,督查整治培训机构530所次,公布4黑名单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74培训机构检查情况通过互联网+监管系统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是提供法律服务维权。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培训暨双减工作公益法律咨询专家库作用,为学员、家长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引导群众依法依规维护自身权益。2024年,为家长提供法律服务3场,解决退费纠纷272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26万余元。

(四)落实普法责任,法治校园建设卓有成效一是提升教师依法从教意识。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不断增强教师依法从教意识常态化开展法纪法规教育,完成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考试和处级领导干部抽考,区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法治理论知识考试通过率达100%干部职工法治素养不断提升。选派十余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市级法治教育培训,我区教师在全市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课竞赛活动中7人获得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区教委获优秀组织奖。二是加强校园法治宣传严格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建立了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两课为关键,校园实践活动、阵地宣传为两翼,发掘社会资源为补充的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模式,开足开齐法治教育课程结合宪法宣传周、国际禁毒日、交通安全日播放网络安全公益广告800次,开展集中宣传活动550培育出人民小学小主人文化、人和街小学六质人和少年、临江路小学礼仪教育等特色法治教育品牌2篇案例入选全市依法治校案例,在全市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中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三是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联合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等部门,严格落实《重庆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履职清单》,目前,全区各校园共聘任法治副校长179名,配备率、到岗履职均达100%,常态化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200余场扎实开展莎姐守未专项行动,积极开展不良行为和心理困境学生滚动排查,全面落实一人一策一专班精准帮扶措施在校生非正常死亡人数同比下降80%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2024区教委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与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切实加强本单位、本系统的法治工作一是聚焦政治建设,把牢正确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干部培训的第一议题引导区教育系统各党组织和干部教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带头学习《宪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教育法》《教师法等,积极参加教育部地方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负责人研讨班、教育部全国地市教育局长研修班等培训学习,不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二是聚焦依法行政,提升治理效能。注重统筹规划,将依法治教纳入教育强区发展规划、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点、学校办学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强校级领导班子,督促指导学校一校一案制定完善章程制度、发展规划和议事规则。健全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人财物和末位表态、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干部请销假、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各项制度,在廉洁自律上做好表率。三是聚焦主责主业,推动教育发展秉承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的发展理念,持续践行人文渝中 尚品教育理念和“146”总体思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保持全市领先,深化全国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建设,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92.32%,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63.6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取得突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社会认可度达98.43%,顺利通过重庆市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级综合督导评估实地核查。高中教育质量提升成效显著,实现市级普通高中双新实施示范校全覆盖,获评市级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项目6个。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稳步推进,成功创建首批重庆市医教康一体化融合发展实验区。职业教育双优建设不断深化,2所中职学校获评市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学校。终身教育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入选全国特别受百姓欢迎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名单。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部分干部的法治观念较为薄弱。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不够深入,运用法律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二是学校法治宣教的方式较为单一。目前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主要依托于课堂教学,在形式上、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创新。三是依法行政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在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下,面对少数民办幼儿园办园不规范、校外违法违规隐形变异的学科类培训行为等,需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力度。

2025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

(一)深化法治学习,强化法治思维。持续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纳入教育工作要点重点推进,作为中心组学习、教职工集中学习、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强化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进一步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流程,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增强行政执法、政务信息的透明度,推进教育系统的廉洁廉政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增强教育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与能力。

(三)严格依法治教,巩固制度成果。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提升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落实学校章程制度、议事规则制度建设成果,推进工作落实。完善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

(四)持续法治宣传,创新普法形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利用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发挥国家级、市级法治示范校引领作用,培育校园法治文化品牌,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

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 2024122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