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了,我真是老糊涂,差点着了骗子的道,要不是你们登门及时劝阻,我银行卡上多年积蓄肯定毁于一旦!”12月28日,七旬老人李大爷(化名)专程将一面鲜红锦旗送到大坪派出所,激动表达谢意,表示全靠民警上门耐心劝导,详细分析,帮他避免掉入电诈陷阱,成功保住养老钱24万余元。
前不久,正在渝北上班的李女士向大坪派出所报警求助,称她71岁的父亲李大爷好像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然后就神秘兮兮的,怀疑遭遇了电信诈骗。“我离家远,担心老人被骗,你们能帮帮忙吗!”李女士非常着急。
情况紧急,慢一分钟,老人就多一分被骗的可能。民警立即按“净网2024”“冬季行动”要求,火速赶赴老人家中,展开上门劝阻,发现独自在家的李大爷,神情紧张,手里拿着手机,刚下载了一款不明软件,正在和人QQ对话、操作。
“老人家,不要再进行任何操作,不要跟对方联系,更不能向陌生人转账汇款,等我们了解清楚情况再说。”民警当即果断阻止拦截老人继续操作。在表明身份和说明来意后,李大爷缓了缓神,跟民警讲述了这两天的经历。
前一天,李大爷突然接到了一通陌生来电。“我是**公安局的,你名下的银行卡涉嫌参与电信诈骗洗钱,正在被调查,必须马上按我说的做才能解除嫌疑!”电话中,紧急的话术、严肃的语气、强势的指令,把他一下子震慑住了,心里发慌。对方还称,因为是“秘密调查”,要求他绝不能将此事告诉家人、朋友等其他人,最好找一部新手机单线联系,按其步骤指引,完成操作,才能尽快消除涉案嫌疑。
李大爷果然找来一部新手机添加对方QQ,背着家人单独与之联系。第二天,对方进一步要求老人下载一款不明软件配合“资金审查”,填写银行卡、密码等信息。老人觉得有点不对劲,偷偷告诉了女婿,女儿得知后不放心,立即报警求助。
“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电信网络诈骗!”民警明确指出,并耐心细致为老人揭露此类电信诈骗的套路和手法。
骗子通常利用“公检法”机关的公信力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添加受害人微信或QQ,发送虚假法律文书,或者诱使点开假网站,查看“警官证”“通缉令”等,获取受害人信任。进而要求下载指定软件进行“资金清查”,骗取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或指示受害人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一旦受害人中招,银行卡上的资金就会被迅速转走。
“让您不告诉其他人,再换新手机单线联系,就是怕骗子伎俩被戳穿。”民警不厌其烦反复解析。老人终于恍然大悟,明确意识到自己险些被骗的事实。
民警立即帮助李大爷删除手机上全部涉诈软件和骗子联系方式,并详细讲解日常老人易中招的各类电诈知识和防范技巧,并指导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通来电及信息预警。
为确保账户资金安全,当天民警陪伴李大爷前往银行,确认两张银行卡上共计24万余元分文未少。为进一步规避风险,建议老人更换了新银行卡、更改密码,并把存款变为定期。“感谢你们帮我保住了养老钱,多亏你们及时上门劝阻,否则后果我真的不敢想象。”李大爷握着民警的手不断表示感谢。
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要求转账核查资金,凡是要求配合网上办案,需要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将资金转账至“指定账户”的都是诈骗!广大市民应注意避免个人资料外泄,不要将身份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告诉他人,更不能轻易进行转账汇款操作。一旦发现被骗,请保存好相关证据材料,立即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