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作家阿蛮长篇历史文化散文《渝城九章》出版 专家热议母城文化挖掘与再造

来源:重庆渝中 发布时间:2021-12-12 06:05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一条白象街,半部重庆史。129日,一部关于巴渝文化史的长篇历史文化散文《渝城九章》研讨会就在位于白象街的西泠书房举行。

《渝城九章》由知名渝中作家阿蛮创作。研讨中,与会评论家围绕该书,以及本土文化题材的挖掘与创作进行交流,进一步促进了现场中青年作家和广大读者对重庆母城文化的了解。

以文载史 渝中母城人文历史的寻踪“纪录片”

《渝城九章》一书尺寸不大,便于携带和随手翻阅,字里行间还配以手绘插画。封底处,王尔鉴编纂的《巴县志·城图铭》“维巴之城,维石岩上。一叶云浮,两江虹盘。既刚且险,鸿垆鼓铸。坚以一心,金汤永固。”显现出作者的表达主题——以重庆三千年城市史为背景,以重庆母城的确立、发展为主线,以巴人都江州、四次筑城、城市中心位移、走向现代化为节点,聚焦解析巴渝文化内涵和城市文化精神。

该书对重庆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叙述,如巴蔓子献头护城、赵云督江州、李严城大城、余玠—张珏抗蒙、蹇义—邹瑾在“建文之变”中的选择、明玉珍建大夏国、王尔鉴描城市文脉线、移民与近代渝商的贡献、现当代风云人物故事等等,都以史籍记载、文物考证,以及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地踏访为写作依据,曾被媒体称之为“一本城市传记”。

该书把渝中母城悠远的人文历史、典故诗词了无痕迹地熔于一炉,轻松活泼的文字和相应的图片勾勒出一幅幅母城曾经的相貌。”漫谈《渝城九章》时,重庆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原处长李显福就说,“作者结合自己对母城人文历史的掌握、认知,在众多的资料中爬梳,独辟蹊径,从‘上天赐予的福地’‘赵云中军帐与朝天门灵石’‘李严城大城与东水门往事’等八个方面切入,把看似不搭界的人文、地理、历史有机地结合,娓娓道来,既提纲挈领地贯穿母城的前世今生,又宏观而全面地介绍了母城,并融入了近些年的历史文化新发现。”他说,“就犹若一部鲜活的纪录片,让读者在愉悦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一次渝中母城人文历史的寻踪之旅。”

我”于其中 作者当“导游”携读者诗意探索巴渝文化奥秘

并非枯燥的说文记史,也非单纯的立传写志,《渝城九章》的巧妙,是“我”总参与其中。正如九龙坡区作协主席罗雄华所言,“作者像是一个导游,一面讲朝代更迭,一面指点童年印迹,又如同一个分析家,引领观众去看一出气壮山河的大片。”在罗雄华看来,“有‘我’在场,仿佛和读者一起参与了那么多惨烈的战争,深重的灾难,波云诡谲的演变,荡气回肠的大气概……有自己鲜明的爱憎,明确的忧乐,对英雄认同,怀念,崇拜,以及深厚的民本思想,不凌空蹈虚,不居高临下,悲悯情怀贯穿全书始终。”

本土学者杨耀健也谈到,阿蛮巧妙地把自己的成长经历与重庆历史相结合,让《渝城九章》成为一部具有文学性的渝中母城的导游词。“这本书中,阿蛮就是导游,他用笔做话筒,带领众多读者在三千年人文历史的母城诗意地漫游,一同探索巴渝文化奥秘,领略重庆一路走来的独特风采。”

打造IP价值 持续扩大文化名城辐射力影响力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还围绕如何进一步放大《渝城九章》的IP价值给出见解。重庆市作协副主席、重庆文学院院长张兵说,建议开展音频的推广,推出有声版《渝城九章》,让更多读者能实现听着《渝城九章》了解渝中。渝中区文联主席刁涛希望,这部市委宣传部和市作协的文艺创作资助项目、渝中区的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未来能改编成电影剧本,进而更好展现重庆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精神。渝中区作协主席强雯也表示,《渝城九章》的出版是渝中作家对于渝中母城文化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这不仅是渝中区作协的成果,也是重庆地方文化创作的一次成果,阿蛮为青年作家提供了一个关于城市文化的写作范例。接下来,渝中区作协除了通过举行文学公开课、改稿会等方式,助力作协会员进一步深入探究了解母城文化,还会持续开展渝中区青年作家扶持计划,挖掘更多优秀作家,推出更多反映城市历史人文的作品。

研讨会后还举行了渝中区作家协会(西泠书房)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和渝中作家图书专柜设立赠书仪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