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碑-朝天门绿色金融大道效果图。解放碑CBD管委会供图
解放碑-朝天门绿色金融大道路边安装了全新黑色护栏和多功能灯杆。解放碑CBD管委会供图
连通两大地标的解放碑-朝天门绿色金融大道形象初显。 除署名外由记者 王 欢 摄
解放碑、朝天门,是重庆的两大地标,更是渝中的名片。这两个区域,镌刻了许多的过往,更承载着无限的未来。
江水向东,时代向前。站在新的时代节点,渝中作出了“推进解放碑、朝天门一体化发展”这一重大决策。
同频联动,道路先行。2019年,连接两地的绿色金融大道开始实施改造提升。改造后,沿线空间开敞、功能完善、业态升级,城市品质和气质将大幅提升。
缘起 大道连接两大地标
由于山城地形特征,解放碑和朝天门之间的道路纵横交错、迂回曲折。也正是如此,形成了独特的街区特色,大有提升空间。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街道的空间格局与尺度并不是‘最优解’,步行体验和街道活力都存在提升空间。”工程设计方负责人介绍,由于处于城市旧城高密度区域,车行道不够宽,步行道宽度差别也较大——宽的地方超过10米,窄的地方只有3米。不仅如此,沿途诸如灯箱、电箱、广告、护栏之类的障碍物较多,影响了步行通达性,也造成了视线不通透,空间需要被“解放”。
在这样的背景下,解放碑-朝天门绿色金融大道项目被提上日程。
“主要通过对沿线的街道空间、景观景点、城市交通、市政设施、建筑立面五个大类进行优化,串联两大城市地标,打造世界级的金融大道和消费大道。”解放碑CBD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美观 街道颜值全面提升
2020年12月30日,项目现场,工人正加班加点抢工期。虽然整个项目还在紧张进行中,部分区域已面貌初显,让人眼前一亮。
“你可以看看用材用料,再看看细节。”项目总工涂佳斌向记者介绍,经过重新铺装的人行道整洁一新,地砖选材庄重大气,不仅透水性良好,在颜色、质感、肌理等方面更是下足了功夫。而车行道则改变了以往沥青路面的用料,采用了更加高级的石材铺就。人行道和车行道的改造面积达43000余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人行道降低了高度,并用缘石坡道连接,人行道和车行道便“融为一体”,不再显得“泾渭分明”。
而最吸引眼球、也是此次改造的重点——外立面,共有26000平方米,目前正拉上“帷幕”抓紧施工。
集约 空间使用更加优化
照明灯、摄像头、红绿灯、标识牌、信号箱……繁华的街道上,离不开这些功能性设施。然而,当它们无序堆放在一起,便显得有些凌乱。如何让它们“规矩”起来呢?集约化是潮流。而绿色金融大道正是由单纯做“加法”,转向了智慧做“减法”。
“你看到这根灯柱了吧?看起来简简单单,实际上却是集许多功能为一体。”涂佳斌向记者介绍起眼前这根黑色灯柱——除了基本的照明功能外,电子监控器、交通信号灯、道路指示牌,都被“打包”集纳在灯柱上。更让人叹服的是,5G信号箱也嵌入灯柱,在如此规划下,街面显得格外有序。
数据显示,经过集约改造后的沿线杆体,由之前的170多根,大幅减少到现在的67根。
秩序 “天上地下”整洁有序
解放碑-朝天门沿线,人多、车多、市场主体多,让这里“天上地下”都变得有秩序,是一门大学问。
“首先是道路,要变弯弯拐拐为横平竖直,这样,不规范行为就没有了‘生存’空间。”在罗汉寺外的天桥,设计方人员指着新华路方向介绍,以罗汉寺外的区域为例,对面就是小商品市场,以前这里有一块空地,小货车、三轮车、摩托车扎堆。经过改造后,人行道被“拉直”,空地“还”给了市民,乱停车也自然没了空间。
除了路面,“天上”的秩序也得到规范。
“以前沿街店面的招牌、灯饰、广告灯箱各自为阵,显得凌乱无序。目前我们正进行统一规划,力求更整洁、清爽。”涂佳斌说,此外,还将对几个重点区域的夜景灯饰和景观进行统一打造,分别是地王广场、罗汉寺地铁站、新华路街心公园、新重庆广场。
随着解放碑-朝天门绿色金融大道品质提升工程的加速推进,解放碑、朝天门街区品质必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空间活力必将更好得以激发,进而更好地推动解放碑-朝天门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