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据区教委消息,教育部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工作的通知》,公布了一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名单。其中,我区被确定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重庆市巴蜀中学校被确定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
今年4月,教育部组织开展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遴选工作,在全国启动遴选建立32个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96所国家级示范校,每省份(直辖市)设立1个国家级示范区和3所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周期为3年。
长期以来,我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国、全市、全区教育大会部署要求,围绕“深耕精耕渝中 推进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在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个性特点,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获批成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将成为推动地区高中教育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契机和平台。未来将结合我区实际,突出优势和特长,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考试评价等关键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在开发选修课程、推进选课走班、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等重点环节实现突破,创新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方式方法,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变革,促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同时,指导示范校积极开展新课程培训基地学校建设,通过校长教师挂职交流或跟岗学习等方式,加大对薄弱高中和农村学校的对口帮扶力度。
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的重点任务
国家级示范区工作任务
1、研究制订示范区工作方案,完善本地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健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课程开发与课程资源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市域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工作机制。
2、深入开展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加强教研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充分发挥教研专业支撑作用,切实加强对本地普通高中学校的工作指导。
3、加强课程教材实施监管,指导监督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使用国家审定教材,探索建立市域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监测机制,完善质量监测办法,提高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质量。
4、完善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5、认真总结凝练示范区工作经验,探索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市域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并通过组织研讨交流等形式加强宣传推广,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国家级示范校工作任务
1、结合本校实际研究制订新课程实施规划,完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积极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探索完善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落实国家和地方关于教材教辅有关管理规定。
2、建立健全学校教学组织管理、学生发展指导、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校本教研等制度,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创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优秀教育教学案例。
3、加强校本教研,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学校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
4、认真总结凝练示范校工作经验,积极组织开展研讨交流和经验推广,建立与薄弱高中、农村学校对口帮扶机制,推荐优秀教学干部和骨干教师承担省内新课程新教材培训任务,切实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