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有关部门、各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从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共计40天。预计春运期间,我区旅客运输总量将保持增长。为切实做好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工作,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力做好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渝府办发〔2025〕3号)有关要求,经区政府同意,现结合我区实际,就做好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坚决抓好综合运输春运安全生产工作
(一)从严压实安全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各部门单位要按照“高于常规、严于平时”的思路,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各项规定,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具体到人。加强设施设备巡查养护和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实施春运安全生产提级管控,严格落实重大节假日“三十条”硬措施,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安全管控,有效减少一般和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二)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区应急局、区交通运输委、区公安分局、区经信委要聚焦轨道交通行车设备设施及沿线环境,特长隧道、易受极端天气影响路段等部位,客车(船)、供电、通信等关键设施设备,全力开展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工作,对发现的问题隐患立行立改、闭环整改,确保春运安全。
(三)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各部门单位要将安全督导检查贯穿春运全过程,在不干扰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负有直接安全监管责任的企业全覆盖排查,并做好市级有关部门抽查巡查迎检准备。区交通运输委、区公安分局要加大对大客车、旅游包车、公交车、“两非一租”等车辆安全联合监管,严肃查处非法营运、跨区域营运、货车违法载人等重点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和超限、超载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强化极端恶劣天气防范应对。各部门单位要建立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做好极端恶劣天气预警预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力量和物资预置,及时开展应急演练。区交通运输委要督促运输企业密切关注天气,及时调整运输计划,达不到安全运行条件时,应关尽关、应停尽停、应撤尽撤。
(五)确保行业稳定运行。区委政法委、区信访办要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及时发现行政执法、行业信访、工程建设、从业人员等稳定风险,做好风险源头防控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区交通运输委、区公安分局要加强公交轨道、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强化重点物品安检查危,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安保力量部署,坚决防范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发生,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
二、切实加强综合运输春运组织保障
(一)加强运力组织调配。区交通运输委、区公安分局要动态开展客流分析研判,强化交通网络运行监测。区交通运输委要督促客运企业做好运力调配,通过增开临时班车、加密班(航)次等方式,加强客流集中地区、紧张方向运输组织调度,提升大客流集疏运效率。
(二)加强运输服务协同。区交通运输委要督促客运企业强化信息互通、票务互联、服务衔接,做好联程联运工作。优化轨道交通安检流程,切实提升旅客换乘效率。指导道路运输、公共交通企业与铁路、民航做好运输班次、时刻、客流等信息实时共享,最大限度满足到站旅客乘车需求,畅通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三)加强重点客流保障。区人社局、区总工会要组织实施“春暖农民工”行动,为有需要且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提供上门售票和包车等暖心服务,保障农民工放心安心返乡返岗。区教委要指导学校做好学生离校返校运输保障。区文旅委、区交通运输委要加大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景区(点)运力投放,强化门票预售、客运量等信息共享,通过开行旅游客运专线、定制客运线路、旅游包车等,多渠道满足游客出行需求。
(四)加强路网疏堵保畅。区公安分局要提前梳理易拥堵路段清单,制定分级疏导管控方案。加强路网监测调度,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置路网阻断堵塞。推行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快速处置交通事故、车辆故障,提升城市交通恢复能力。
三、努力提升综合运输春运服务水平
(一)提供旅途暖心服务。区交通运输委、团区委、区总工会要开展“情满旅途”活动,全力提升春运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公众出行舒心顺心、贴心暖心。各客运企业要在重点场站设立爱心通道、母婴哺乳区和医疗服务点,做好餐饮、热水供应等基本服务保障工作,提升旅客在途体验感。加强春运服务保障一线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做到热情服务、微笑服务、文明服务。做好客运场站、交通工具清洁卫生和通风换气工作,确保出行环境干净整洁。
(二)保障重点群体便捷出行。各客运企业要加大“老幼病残孕”等重点群体出行关心关爱力度,提供票务协助、候车引导、行李搬运等服务。依法依规落实军人、消防救援人员、英烈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儿童等重点旅客乘车优待政策。提供购票、安检、登乘等一站式“爱心预约”服务,保留人工售票窗口和检票通道,便利老年人购票乘车。
(三)畅通服务监督渠道。各客运企业要在客运场站设置服务窗口,落实首问负责制,即接即办、即问即答,及时回应旅客问题诉求。多渠道公开服务咨询投诉方式,方便公众咨询、投诉出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强化行业监督,充分发挥12328、12345等服务热线作用,及时高效受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四)关心关爱一线人员。区交通运输委、区总工会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帮扶救助、走访慰问等活动,用心用情关爱货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行业重点群体、新就业群体和困难艰苦地区、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的工作人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春运结束后要通过调休、补休等方式,保障假期在春运岗位干部职工休息权利。
四、全力做好物流保通保畅
(一)保障交通物流稳定运行。区交通运输委、市邮政四分局要加强对道路、水运、邮政快递行业运行指挥调度。动态跟踪监测重点枢纽、重点通道、重点区域保通保畅情况。完善物资运输保障应急预案,加强跨区域调拨交通运输力量,强化应急运力储备,保障极端恶劣天气下运输畅通。严格落实督办转办、一事一协调等制度,及时解决交通物流不通不畅问题。
(二)保障重点物资运输畅通。区发改委、区商务委要全面摸排春运期间粮油肉蛋奶果蔬等生活必需品、保暖保供能源物资产、供、销、运情况,科学制定运输保障计划。区商务委、区交通运输委、市邮政四分局要鼓励物流、邮政快递企业采取错峰休假、发放加班补贴等方式,保持春节假期人力、运力稳定,保障物流、邮政快递网络畅通。
五、认真做好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
各部门单位要严格落实“7×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报备等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融媒体中心要加强综合运输春运宣传报道,加强春运舆情监测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为综合运输春运营造良好氛围。区交通运输委每日收集运输保障情况,遇有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要严格按照程序及时上报。其他部门单位每周五前将春运工作进展情况报送区交通运输委,2月18日前将2025年春运工作总结报送区交通运输委。区交通运输委于2月22日前将2025年全区春运工作总结报送市交通运输委。
工作联系电话:
区交通运输委:63701518、63824601(工作时间)、63824796(节假日及夜间);
交通服务热线(24小时咨询及投诉):12345、12328。
附件:渝中区2025年春运工作专班名单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渝中区2025年春运工作专班名单
总召集人:谢 东 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副召集人:邓光怀 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罗 毅 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朱荣堂 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
赵意伦 区政府副区长(具体负责组织统筹)
赖 良 区政府副区长
办公室主任:霍 江 区交通运输委主任
成 员:阳坤华 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陈 浩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何 福 区委政法委副书记
张云丹 区互联网舆情中心主任
蒋 翼 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
杨 斌 区教委副主任
邓雪洁 区经信委副主任
毛友谊 区交通运输委副主任
曾穿云 区商务委副主任
刘 有 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
彭 焱 区卫健委副主任
赵 彪 区应急局局长
李彦颉 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
梁 鹏 区交巡警支队支队长
张兴勇 区交巡警支队副支队长
尹 睿 区市场监管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
张 毅 区总工会副主席
柳慧慧 团区委副书记
戴金宏 市邮政管理局四分局副局长
胡江龙 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
陈迪兵 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副主任
周晓庆 数字经济产业园管委会四级调研员
罗 林 大石化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徐洪相 解放碑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
杨 杰 朝天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张 琪 七星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冯红军 南纪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蒋昊宇 菜园坝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明 亮 大溪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张 芮 两路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何 亮 上清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曾庆荣 大坪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尚 菲 石油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黄劲衡 化龙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余满生 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李 莉 区交通运输管理所主任
陶时新 区港航管理所所长
陆 莹 区邮政中心主任
陈地军 市交通执法总队直属支队渝中区大队大队长
张仲伦 重庆公运集团董事长
陆 堃 重庆渝运集团副总经理
段文杰 重庆轨道集团运管中心副主任
詹 利 重庆长江轮船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 霞 重庆市客轮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 红 重庆港股份有限公司客运站经理
俞润炯 重庆汇东船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洪勇 民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江航运分公司总经理
春运专班办公室设在区交通运输委,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霍江同志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