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01号提案的复函

来源:区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4-05-23 17:42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区工商联:

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渝中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01号)收悉。经与区财政局、区住建委、区国资委、区招商局、解放碑CBD管委会、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电创园管委会、数字经济产业园管委会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渝中区高度重视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发展,持续完善楼宇、总部(重点)企业联系机制,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全区产业载体的规模、效益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全区主要存量产业载体361栋,商业商务面积1272.63万平方米,亿元楼宇39栋、千万税收楼宇161栋,贡献全口径税收130.47亿元,占区域税收总额的70.33%;全区总部(重点)企业522家,贡献全口径税收127.9亿元,占区域税收总额的68.9%

一、关于坚持高位统筹,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领导力度的建议

为深入贯彻楼均论英雄发展理念,统筹优化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促进楼宇(总部)经济提质增效,我委牵头制定《重庆市渝中区楼宇经济标杆引领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目前已形成征求意见稿。一是完善组织架构。拟成立渝中区促进楼宇(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构建由领导小组、管委会、街道、部门共同组成的“1+4+11+N”联动工作格局,推动规划制定、政策优化、楼宇招商、服务提质等工作。二是建立评价体系。充分参考和吸纳在建议中提到的建立以四率为核心指标的楼宇动态监测机制,我区结合渝中实际和发展需要,将楼宇性质分为了商务楼宇、商业楼宇、专业市场3个类别,从楼宇入驻率、税收收入、营业收入、特色产业、统一运营、租金水平、能耗水平、党建引领8个维度综合评价的楼均论英雄评价体系,率先在全区1000万元税收以上楼宇开展先行先试,科学评价楼宇经济发展质效。三是健全激励机制。针对代表提到的根据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贡献大小,对首次达到并纳入限额以上商贸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的入驻企业或对单栋楼宇生产经营贡献度总量首次达到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楼宇物业企业分别给予不同金额的一次性奖励,我区于2022年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对存量企业,可根据其经营发展规模给予不同比例资金扶持,按照全国建设统一大市场要求和维护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相关法律法规,下一步拟对全区产业政策进行梳理更新,提高政策精准度。

二、关于坚持目标导向,以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为着力点,推动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是大力推动楼宇产权整合。正如代表提到的渝中区存量楼宇中,仅85栋楼宇为单一产权,其他办公楼均为分散产权,且产权关系错综复杂,大部分产权分散的楼宇还存在产权业主之间债务关系复杂、买卖频繁的状况。为切实破解分散难题,我区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楼宇产权集中化,如通过国有平台公司主动介入毛线市场、日杂大厦等载体助力楼宇统一打造、统一管理;整体收购复星国际中心7.5万方写字楼,打造金融总部大楼;通过司法途径积极推动金鹰财富中心产权整合,竞拍取得金鹰财富中心4000方物业成为项目最大业主,掌握项目业态、形态全方位升级主导权;引导合景大厦B座开展权属整合,一体化推进装修改造、品牌招引,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标杆项目。二是鼓励支持老旧楼宇改造。全面落实楼宇改造更新政策,通过财政资金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参与老旧楼宇更新改造,三年来,已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634万元,支持世贸大厦、大都会商厦等29栋老旧楼宇实施外立面、空调、电梯、车库等改造,推进老旧楼宇提档升级。同时,引导重宾商务大楼、平安国际中心等23栋楼宇实施消防、电梯、节能等设施设备改造,提升大堂等公共区域品质,有效提高楼宇办公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通过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建立专班、分类施策,盘活印制一厂、印制二厂、东水门老街区、通远大厦等一批闲置低效楼宇。三是持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商务商业楼宇日常安全和优质物业服务是载体品质提升的重点,为提升楼宇物业专业水平和运营水平,在安全管理方面,我区系统编撰了《渝中区商务办公楼物业管理安全作业指南(试行)》,制定印发了《渝中区商务楼宇安全标识标牌规范设置与物业服务提升实操案例》,提炼形成25条实操案例,促进商务楼宇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细节和安全管理工作,率先在全市出台《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和避难走道标识设置指引》,在英利国际金融中心打造避难层标识及疏散指引试点,规范超高层楼宇日常安全管理,提高楼宇入驻企业人员应急疏散能力。在智慧管理方面,引导支持SFC协信中心、大坪英利国际等近20栋楼宇改造升级智慧楼宇系统,搭建云场景平台和EBA系统软件平台,实现客流数据分析、能耗监测等多种功能,提高楼宇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在专业运营方面,积极引导支持新华国际、复星国际中心等重点楼宇聘请仲量联行、第一太平戴维斯等国际知名专业机构运营,引导本土企业靖力物业、天骄爱生活等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支持环球金融中心和来福士等楼宇挂牌民营企业之家,提供政务、招商、金融、人才、法律、文化等管家式服务,打造楼宇服务3.0版。四是健全楼宇物业评价体系。2016年,印发《渝中区商务楼宇物业服务标准化等级评定办法》(渝中住建〔201987号),共评定出甲级楼宇50栋、乙级楼宇4栋。同时也推动了新的重庆地方标准《商务楼宇物业管理服务规范》(DB50/T307-2018)的出台。在国家新标出台后,积极探索渝中区商务楼宇国家标准等级评定工作,我区深入细化国家标准,拟研究出台《渝中区商务楼宇国家标准等级评定实施细则》,设置超甲级评定指标205项,甲级评定指标187项,从硬件设施、物业服务、客户关系等3个方面对商务楼宇作出全方位、多角度测评。五是打造特色产业楼宇。结合重点楼宇资源禀赋,坚持一楼一业”“多楼一业发展理念,以楼宇招租与政府招商联动招大引强,近年来,陆续打造五一路金融街、合景聚融数字商务大楼、海航保利涉外商务大楼、新华国际珠宝大楼等一批专业特色楼宇。在上述楼均论英雄评价体系中,将“特色产业”作为评价维度,根据楼宇内主导产业企业数量和税收贡献占比对楼宇进行评价,下一步拟细化特色楼宇评价标准,分级分类对评定的特色楼宇给予奖励支持。

三、关于发挥楼宇联盟作用,推动形成楼宇行业长效自律机制,构建楼宇信息共建共享平台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桥梁沟通作用。渝中区楼促会成立以来,以楼宇为单元组建楼宇经济发展联盟,积极推动联盟成员扩面增效、制订行业标准、共同搭建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已发动43栋楼宇入会,进一步整合楼宇资源,搭建楼宇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增强凝聚力。在社会组织方面,我区也将构建楼宇经营(运营)主体与政府沟通交流机制,厘清政府、行业协会、物业服务、产权方、入驻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推动信息共享、政策直达,引导入驻业态与楼宇规划同向发力。二是提升楼宇(总部)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全面摸清全区存量楼宇现状及入驻企业动态变化情况,牵头建设楼宇(总部)经济信息化管理平台,按照功能划分和职责分工,梳理整合楼宇面积、商务商业分布、硬件设施等相关信息,并定期更新楼宇相关楼层租金、空置情况、物业服务等核心数据,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提供及时、精准、高效一站式服务,目前渝中楼宇小程序已上线,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平台内容,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促进楼宇管理更加便捷、高效、精准。

三、关于强化组织保障,增强跟踪问效,探索建立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专项考核奖励建议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近年来,为鼓励发展楼宇(总部)经济发展,渝中区持续完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出台《关于扶持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的办法》(渝中府发〔201671号),迭代更新《渝中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渝中府办〔202242号)等文件,针对加快总部企业落地集聚、支持总大新高企业租赁及购买办公用房、鼓励楼宇改造更新、鼓励存量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下一步将围绕支持载体更新盘活、整合分散产权、提升经济贡献、打造专业特色、提升楼宇品质等为导向,持续完善更新楼宇(总部)经济政策。二是强化目标考核。在总部经济方面,已建立总部(重点)企业三级联系服务机制,按年度梳理更新总部(重点)企业清单,分解和印发总部经济目标任务,并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全区部门年度考核结果中。在楼宇经济方面,已将强化评价考核相关工作纳入在正在制定的楼宇经济三年行动计划中,按照楼均论英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楼宇经济考核制度,强化评价体系结果运用,定期开展楼宇经济发展情况排名通报,提升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性。三是加强营销宣传。一方面,按照一栋楼宇就是一个产业园的思路,以产业思维做好楼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重点楼宇招商重点细分方向和核心企业,细化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承载能力清单、投资机会清单,全力促进楼宇招商,2023年,落地亿元招商项目56个,盘活闲置楼宇3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加强全区楼宇经济整体形象策划推广,加大线上线下媒体宣传力度,擦亮渝中楼宇品牌,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荣列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30强。

正如提案中提到的,我区楼宇经济发展现已步入拐点,渝中作为建成区、老城区,在先发优势、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之后,载体品质不高、功能错位不足、发展空间受限、楼宇产权分散、产业业态低端、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破解空间限制难题,谋划产业转型路径和方法,打造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发展升级版,成为新一轮课题。

下一步,我委也将根据贵单位提出的4个方面13项宝贵建议意见,结合全区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并深入实施渝中区楼宇经济标杆引领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出台楼宇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强化动态监测,建立以入驻率、入区率、入库率、纳税率为核心的楼宇经济综合评价体系,助力全区楼宇(总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促发展。立足楼宇空间布局和业态分布现状,围绕全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明确各区域范围内重点楼宇功能定位,结合楼宇基础禀赋和客观条件,明确楼宇主导产业,优化楼宇空间布局,促进特色产业集聚,构建一核三带六园区的楼宇经济布局,打造若干特色产业楼宇经济发展集群,推动产业互补和错位发展,提高渝中楼宇经济整体竞争力。

二是紧抓新建楼宇扩增量。加快新华时尚城、陆海国际中心、挑花刺绣厂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建立以产业运营商为核心的用地配置和开发建设机制,科学设定销售单元,控制散售型物业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加速长滨沿线、中山三路、大坪正街等项目前期策划工作,结合产业规划,谋划打造一批总部经济、现代金融、专业服务特色产业楼宇。聚焦区内重庆塔、恒大解放碑中心、协和城等两久项目,组建工作专班,拟订工作计划、处置措施及具体时间表,打表推进项目处置工作。

三是改造老旧楼宇优存量。梳理重点楼宇改造清单,推动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注重科技与数字技术、环保理念与材料的植入应用,围绕停车、通行、环境、安防、管理等场景,积极引导符合条件、有改造意愿的邹容广场、大都会东方广场、环球大厦等建成时间长、税收产出高的楼宇结合产业规划和市场需求率先开展改造升级,给予适当奖补;围绕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细分领域,推动红旗工业楼宇等老旧工业厂房改造升级,引导晶美义齿、重医等企事业单位探索工业上楼

四是盘活闲置楼宇提质量。选取复星国际、地王广场、交行大厦等地理位置优越、企业入驻率低的重点楼宇,明晰楼宇产业定位,逐栋梳理关键难点卡点,围绕降低楼宇空置率、提升招商落地率、增强纳税贡献率三大重点,政府、协会、产权方(运营方)三方联动,科学制定盘活方案,一楼一策推动楼宇焕新升级。

五是完善服务配套树样板。开展党建进楼宇工程,深化楼宇组织阵地建设,指导楼宇企业成立党建联盟,开展互学互访、共学共建等活动,培育党建引领楼宇运营服务示范点。实施政务服务进楼宇工程,推动集执照打印、缴税自助、政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终端设备进驻楼宇,实现重点商务商业楼宇政务智能终端系统全覆盖,真正做到办事不出楼。进一步优化楼宇帮帮团”“企业诉求直通车”“社区网格员等楼宇服务体制机制,为楼宇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注册落地等精准化、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商事服务,实现楼事楼办”“楼事楼管

六是优化周边配套强支撑。加强重点楼宇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站点布局、交通组织,提高出行效率。提升酒店餐饮、休闲购物、绿化景观等生活服务配套,加强重点楼宇周边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创造宜居、宜业环境。探索配套咖啡馆、休闲吧等商业业态,打造文化图书角、空中花园等共享休息空间,策划沙龙讲座、运动健身等个性化品牌活动,搭建楼宇生产生活服务平台。

此复函已经薛俨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5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