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05号提案的复函

来源:区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4-05-23 17:35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李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民营经济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第005号)收悉。经与区工商联、区经信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创新驱动,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的建议。一是培强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满天星行动计划,开启全市启明星”“北斗星软件企业培育计划,培育市级软件505家,新增北斗星”“启明星”“满天星培育对象19家,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5家,新增软信企业928家。全域打造重庆软件天地,加速培强以工业软件、区块链、信创为主的“3+X”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抢抓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科技、元宇宙、智慧能源等新赛道,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11.3%107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实现营收153.2亿元、增长8.3%二是提速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针对缺方向问题,提出鼓励民营企业深入参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计划,支持商贸、物流、文旅、专业服务等领域民营企业智能化升级,推广低成本、轻量化、普适性的解决方案和产品。针对缺平台问题,提出加快推动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利用,引导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协同参与公共数据应用创新,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开发建设线上平台,引导大型企业、数字化服务商开通云服务平台。针对缺动力问题,提出针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分类给予企业招引、经营补贴、项目奖励等政策支持。三是优化民营经济数字化转型生态。全面实施双倍增行动,新增高企87家、科技型企业258家,新建市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4个,新培育市级软件产品30个。大力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持民营企业融入数字重庆全产业、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建设,2023年征集发布4批次、93个应用场景,总投资超1.3亿元。筹办供需对接活动17场次,高质量承办工软大会、双跨论坛等重大活动58场,通过区级及以上媒体宣传报道447次,唱响渝中五名品牌。

二、关于“加强顶层设计”的建议。一是落地惠企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市级层面稳企惠企政策措施,迭代升级《渝中区稳企惠企政策服务指南》,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3年累计退减缓税费17亿元、投入财政资金3.3亿元,助力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降本增效。二是加大资金融通支持。推动助企纾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升级金桥行动”“商联荟等融资服务品牌,推广助企贷”“文旅贷等政银合作创新产品,高效运营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中心,累计汇集融资产品300余个,为5926户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49.09亿元,惠企数量实现20%高速增长,高效助推民营企业深度融入数字技术创新、智能设备改造和智慧流程再造。三是强化走访联络。全面落实问题建议办理“0-3-10”工作机制,通过实地调研、交流座谈、会议沟通、上门慰问、知识宣讲等多种形式问计问需于企,开展民营企业回娘家谈心交流活动9期,组建助企帮帮团,开展企业接待日”“企业家早餐会等活动10余场,联系走访企业2560次,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包括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政策申报兑现等实际困难39件。四是提升服务精准化水平。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市场准入协调机制,定期发布政府投资、政府采购项目机会清单,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数字基础设施、绿色城市更新等项目建设,确保政府采购200万元以下货物、服务项目和400万元以下数字化领域工程项目全部预留给中小企业,其他金额采购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比例不低于30%。搭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数字经济交流合作平台,强化国企、民企数据、信息资源互通共享,促进数字化转型成果转移转化和项目落地。

三、关于“筑巢引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一是完善数字化人才引育政策。细化人才安家补贴、工作补贴实施细则,积极兑现专项资金,投用青年人才公寓1440套,托举人才安家梦、创业梦、奋斗梦。二是匹配数字化人才产业需求。高质量筹办中国工业软件大会、双跨论坛、院士渝中行等重大活动近60场次,推出渝中软信名人专题报道20余篇,开展渝中软信五名宣传400余次,与西南大学、重师、重邮建立战略合作,赴高校开展定点招聘8场,一体谋划、同步推进引企引才,新增数字经济领域从业人员1.5万、中高端人才1756人,招引视联动力、智中和等重大项目23个,带动重庆市绿色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团队等专业人才落地渝中。三是分级分类健全数字化人才指导体系。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民营数字化人才专题培训和学习研讨,会同市人社局共建人才实训基地,举办巴渝工匠杯数字技能竞赛,开展数字经济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宣讲活动,邀请各技术领域专家系统讲解数字化转型技术标准、解决方案、实施路径和评估办法,宣介服务民营经济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普惠特色信贷产品,推广典型案例提供数字化转型路径指引和模式参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依托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健全指导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的体系架构,完善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工作台账,巩固壮大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产业体系,一体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领域民营企业集群式发展。强化政策支撑体系,梳理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的奖补措施,优先扶持数字经济领域优秀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纳入政府采购清单、政府和公共事业单位优先尝试创新产品和服务、新增销售额奖励。强化平台支撑,鼓励数字化专业平台创新发展,面向重点行业与典型场景,开发行业数字化转型技术方案。强化环境支撑,完善多渠道协同赋能的联络走访机制,继续做好各项专题培训、宣传推介工作。强化人才支撑,优化数字化人才孵化、引进和培养政策,拓充民营经济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的人才供给。

此复函已经薛俨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5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