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区委:
贵委在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渝中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经与区发改委、区住建委、区商务委、区文旅委、区金融办、区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渝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2023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11.3%,在全市经济报表数字经济板块中居A档。107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实现营收153.2亿元、增长8.3%,其中56家规上软信企业实现营收70.7亿元、增长21.3%,发挥了数字经济压舱石作用。一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系统构建发展新体系
优化产业体系。系统谋划软信产业“1146”重点方向,提级发展工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2个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数字内容、工业设计、区块链、信创4个特色优势产业,加速抢占人工智能、智慧能源、元宇宙、数据服务、卫星互联网、金融科技6个高成长性未来产业赛道,聚力打造千亿级软信产业集群。升级政策体系。优化完善软信科创“双十”政策,加大优质企业落户、龙头企业壮大等扶持力度,补齐软信人才就业、应用场景建设等政策奖励盲区,全方位立体化支持产业发展。完善工作体系。分赛道建立招商引资工作专班,一对一匹配服务企业专员,建立覆盖企业对接、落地、成长、壮大全链条服务体系,确保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二)梯度培育企业新雁阵
集约资源推动龙头企业顶天立地。制订“启明星”“北斗星”软件企业培育方案,强化政策扶持鼓励龙头骨干企业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新增市级软件企业综合竞争力50强5家、“北斗星”“启明星”“满天星”软件企业培育对象19家、国家鼓励的软件企业2家。贴心服务助力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精心选种育种、护苗优苗,新增“小升规”企业16家,新认定科技型企业25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5家、高新技术企业87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精准对接加速招商项目落实落地。围绕全区软信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积极开展上门招商、中介招商、生态招商,落地视联动力、航天宏图、汇智能源等重大项目37个,壮大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全面激发人才新活力
链接供需引才。对接校企资源,赴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开展渝中区“满天星”专场招聘会,355家参会企业提供岗位5811个,达成就业意向1860人。组织字节跳动等重点企业走进重师、重邮,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产教研合作、赛事合作和项目实践深度对接。深化合作育才。联动市人社局共建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举办“巴渝工匠杯”“渝创渝新”“母城工匠杯”等专业技能竞赛,提升人才实操运用水平。与西南大学、重师、重邮三所市内重点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优化服务留才。出台“青创十条”,用好“黄金十二条”,兑现软信人才安家补贴、工作补贴。投用1440套青年人才公寓,软信人才入住占比超60%。开通软信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靠前服务职称申报500余人次。
(四)优化打造产业新生态
拓展承载空间。坚持“国资引领、社会参与”,新收储存量楼宇20.7万平方米、去化10.6万平方米。授牌IBM区块链创新空间等7个区级楼宇产业园,总部城A区4号楼入选“满天星”示范楼宇培育对象。深化产融对接。建成数字经济“产科金”综合服务平台,开展“金桥行动”等产融对接活动30余场,帮助软信企业获得融资授信6236万元。强化应用牵引。征集发布4批次、93个应用场景,总投资超1.3亿元。动态征集优秀软件产品79个,培育市级优秀软件产品30个。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总结评估排名全国第一。营造发展氛围。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工业软件大会、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论坛等重大活动58场,全媒体聚焦软信“五名”发布宣传报道447余篇。
今年以来,我们以“开年即决战、起跑即冲刺”的精气神,全力推动“满天星”计划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市场主体引育见行见效。精准对接中兴系统、中新嘉德等重点企业,推动凌云雀、珩丰溢2个重大项目落地。一季度软信服务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中移数智等重大项目10个、投资金额42.5亿元。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新增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6家、“小升规”企业1家,储备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对象5家。二是行业运行监测扎实推进。结合全区第五次经济普查,强化软信企业调查统计,通过召开培训会、入户走访、电话联系、微信通知等形式,指导企业按时按质纳统报统。三是产业氛围营造提速提效。高质量举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大会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行(重庆站)活动,全媒体聚焦“星耀山城·数链全球”主题发布宣传报道147篇,唱响渝中软信“五名”品牌。
二、相关建议回复
(一)关于“对内优化与对外结合”的建议
当前,我区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正着力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聚焦“4311”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固本强基,稳存引培。一是优化行业结构。推动渝中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入全市“33618”先进制造业集群,升级构建渝中软信产业体系,实现产权集群内部的互补与赋能。二是引育创新主体。抢跑抢抓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科技、元宇宙、智慧能源等新赛道新机遇,坚持抓大不放小、大中小融通,集中资源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壮大创新主体规模,加快构建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依托应用场景开放,滚动发布软件应用场景清单和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为孵化或引入渝中区的数字经济企业提供潜在项目机会。三是出台相应政策。为助推渝中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区科技局和区经信委分别牵头出台了《重庆市渝中区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十条政策(试行)》和《重庆市渝中区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试行)》,都已正式印发生效。
(二)关于“由点及面助推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渝中区在全面打造“数字产业化”的同时正在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从而带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一是零售行业向“新零售”转型。支持传统龙头商贸企业线上线下全渠道全场景发展,鼓励重百股份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利用“多点”APP、美团外送等平台,建设100家“线上超市”。壮大垂直领域行业领先的电商平台,加快发展阅淘网、茶语网等垂直领域电商平台和规模以上网络零售企业。鼓励发展新型电商平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发展,支持肯德基、重庆瑞幸咖啡等餐饮企业借力美团、饿了么平台,建设一批“智慧餐厅”。鼓励发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重庆市解放碑—朝天门商圈获评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重庆来福士购物中心和重庆环球购物中心获评商务部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店。二是金融行业向“智慧金融”变革。政策规划方面,拟定了《重庆市渝中区落实〈重庆市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计划〉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等政策措施,引导金融科技公司、研发中心和孵化器落户,初步形成金融科技要素集聚高地。产业发展方面,先后落地人保支付科技、榆钱儿金融科技、渝城数字科技、上海高金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认证等一大批项目。农行渝中支行亮相全国首家DIY智慧银行,建行上清寺支行建成全区首家“零碳5G+智能银行”,吹响绿色低碳的数字化交互式体验号角。平台建设方面,深化金融领域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深入推广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布局数字人民币特色商圈、特色景点、特色产业,打造新时代数字消费示范引领新高地。三是数字化赋能旅游业。构建电商平台进“景区”,引导全区11家等级景区借助抖音、美团、携程等主流电商平台,从产品、运营、技术等多个维度,通过官方入口、公众号、小程序等线上便捷入口实现全时空、全过程、全覆盖的一站式旅游服务,持续为景区增效聚力。推行智慧票务系统,目前我区长江索道、湖广会馆、重庆三峡博物馆等景区票务系统已建立采用实名制预约、团队预约票务机制,可实现线下支持身份证、二维码等多种检票入园方式,游客入园更加方便快捷。实现自助讲解服务,现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三峡博物馆、湖广会馆等景区配备自助导览耳机,该设备可在相应景区点位采用声情并茂的传播方式为游客提供专业讲解服务,让游客在观赏实景中吸取知识,了解内涵,享受景区优质的讲解服务。实行监控一体化管理,依托重庆市智慧文旅广电云平台,我区11家等级景区48个监控摄像头及景区人流数据已并入重庆市智慧文旅广电云平台,实现实景与数据充分融合,持续构建景区智慧文旅体系,利用数字技术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多维度优化实现数字化治理目标”的建议
“数字社会”的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要环节之一,当前渝中区正在逐步推进城区治理与社区管理方面的数字化改造。一是加快推进“山城链”建设与应用推广。依托数字重庆IRS核心能力,深化市区共建模式,加快推进“山城链”在全市数字重庆建设中的推广运用。打造具有渝中特色的政务链和行业链,搭建业务全流程追溯、多主体参与的可信环境,推动数据、业务、资产跨链交换,实现区块链应用一站式管理,为数字经济、社会治理、民生服务、金融科技等领域开展区块链场景应用提供坚实的底层技术保障,推动渝中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按照《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关于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涉及智慧社区建设的专题会议纪要》及区政府工作安排,明确由区城市更新公司作为老旧小区智慧社区建设业主,已将中山二路、医学院路、嘉东村、上大田湾、红球坝等片区作为智慧小区建设示范点,按照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智慧化管理服务清单8+X的模式实施建设,截至目前除红球坝片区均已安装高空抛物监测系统,预计今年二季度将全面安装完成。三是加快推进数字社会建设。积极谋划构建民生领域“一件事”场景,其中区教委“培训监管一件事”场景通过市数建办审查,纳入区县“一本账”管理,已上线试运行;其余各专项组成员单位还积极争取市级部门赋权试点,渝中区开展“学校卫生智治”“房屋租赁监管服务”一件事已纳入市级试点事项筹备实施。另外,积极承接市级数字社会“渝悦系列”应用在我区推广使用。
此复函已经刘建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贵委有什么意见,请登录政协委员履职平台填写办理回执,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