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区委:
贵委在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渝中比较优势,精准融入成渝双城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贵委一直以来对渝中区经济发展,特别是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机遇,精准融入成渝双城循环经济的关注、关心及支持。贵委提出的“准确定位,特色发展”“突出优势,精准发力”“加强合作,成渝联动”“组织保障,强化落实”四个方面的工作建议,具有较强的战略性和指导性。经我委认真研究,现就贵委的建议回复如下:
诚如贵委所提出的,渝中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城区,在现代商贸、现代金融、专业服务、文化旅游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当前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国家战略转型导向下,渝中区面临重大发展机遇。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和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作出立足“四个优势”、发挥“三个作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以来,渝中区作为重庆母城、主城核心,立足从成渝发展大局中强化战略谋划,秉持同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工作定位,先后印发了《渝中区关于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渝中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1年度工作计划》等文件,与青羊区签订了《关于深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并分别与锦江、青羊等四川区市县签订金融、商贸、文旅、政务服务等多个部门协议,建立了领导互访、联席会议等合作机制,形成了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良好氛围。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启动以来,渝中区与成都锦江、青羊等市区县在产业合作、人才引进、政务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一是深化产业合作,重点围绕金融、文旅、数字经济、大健康等领域开展互动往来。在金融领域,分别与锦江、青羊签订金融领域合作协议,通过互访交流,在互设金融机构、互通金融市场、共促金融稳定、金融业发展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完善信息互通机制、联合招商的思路和想法,建立了渝中与青羊、锦江共谋发展的窗口和桥梁。在文旅领域,与青羊区签订《深化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举行“文博青羊·成渝互联”成都市青羊区少城国际文创谷推介会,联合开展川渝两地川剧艺术交流等活动;推动洪崖洞与宽窄巷子融合发展,形成“宽宏大量”联动消费推广模式;三峡博物馆与四川博物院联合开展革命文物资源调查的整合研究和保护利用;发起成立红色文化旅游联盟,举行红色旅游项目合作和旅游行业友好协会合作协议签约。在数字经济领域,重庆市区块链应用创新产业联盟与四川省区块链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打通“蜀信链”和“渝快链”,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成渝一体化的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生态;成功举办2021中国工业软件大会,落地川渝一体化工业软件服务平台、华为(重庆)工业软件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参与建设“BSN成渝链”,助力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在大健康领域,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与四川省骨科医院签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医骨伤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围绕组建跨区域专科联盟、协同发展医养结合健康产业、建立川渝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开展合作;区医保局与锦江区医保局签订《推进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开展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保基金协同监管等方面的合作。另外,举办川渝专业服务合作峰会暨第二届重庆专业服务论坛,共签约了涉及人脸识别、法律服务、保险评估、资产管理等领域的14个项目,预计投资金额28亿元。
二是聚力人才服务,开展“成渝双城”人才服务协同发展等合作。与锦江区签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合作协议》及《人才服务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举办“智汇锦江 才聚渝中”双城人才线上招聘会,提供在线岗位1.5万个;高质量举办2020重庆·渝中人力资源峰会,并同步开展招商引资、成渝校企合作、企业供需对接、人才引进等5大配套活动,峰会共吸引36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渝中,带动引进高端人才200余人。
三是深化领域合作,广泛开展社会事业互动往来。深化司法领域合作,区人民法院与锦江区人民法院签订《金融审判司法协作协议》;深化警务合作,区公安分局与锦江区区公安分局签订《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警务合作框架协议书》;开展残疾人事业合作,区残联与锦江区残联签订《成都市锦江区残联重庆市渝中区残联落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残疾人事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同时,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合作,开通营业执照“一网通办”试点窗口,互设“渝中·锦江企业开办通办窗口”,建立异地营业执照互办互发机制,落实第一批、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推动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充分发挥渝中比较优势,对于渝中突破土地资源瓶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贵组提出的宝贵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明确发展定位,全面推进“四区”建设。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坚定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持续壮大发展现代金融、现代商贸、文化旅游、专业服务、数字经济、大健康六大产业,以“渝中服务”彰显“成渝服务”能级、引领西部地区服务业现代化进程。历史文化展示区,坚持高标准打造“人文渝中”,用好巴渝文化、革命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区、文化大区、文化强区,充分彰显老重庆韵味和新重庆品味。国际交往窗口区,坚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强化自贸区、中新合作引领作用,用好涉外资源汇聚优势,以高水平的产业国际化、功能国际化、城市国际化,引领带动对外开放、国际交往中心的打造。美好城市示范区,坚持高品质深耕精耕渝中,精心策划实施重大工程,全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社会治理现代化、民生改善升级,营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
二是突出比较优势,优化提升产业能级。巩固提升现代金融,牢固树立金融首位意识,着力稳固银行、证券、保险三大传统金融,积极壮大绿色金融、科技金融、金融租赁等新兴金融,强化解放碑、朝天门区域金融机构集聚能级,金融增加值、金融资产规模占全市比重稳居前列。繁荣发展现代商贸,高水平编制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级商圈发展规划,扩大解放碑、大坪商圈能级,激发化龙桥、重庆天地等区域消费潜力,推动传统商贸提质升级,强化商贸品牌聚集,塑造特色消费场景,壮大夜间经济,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首店品牌,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融合发展文化旅游,整体推进历史文化展示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丰富“吃住行游购娱”等业态,持续做靓解放碑、洪崖洞、李子坝等热门景点,加快风貌区老街区建设,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价值,开发旅游线路,补齐文旅基础设施短板,力促人气变商气,流量变产量。壮大发展专业服务,制定出台《关于推动渝中区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充分运用区内高端楼宇载体,实现专业服务企业优化布局,深入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会计服务示范基地”、“涉外法律服务高地”建设及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法律服务、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三大重点领域支柱地位。同时,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房地产顾问服务、保险中介服务三大领域优势地位。提速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大力发展数字科技、数字文创等内容,推动游戏研发、影视制作等相关上下游产业集聚,做大做强重庆数字经济(区块链)产业园、重庆市工业软件产业园等平台,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拓展消费市场、创新供给模式,更高质量助力经济转型、创新发展。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围绕全市建设西部医学创新中心,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优化健康产业结构,着力消费医疗、医美、康养等领域,加快环重医创新生态圈建设,集聚生物医药、基因检测、健康管理、药剂研发等领域高端机构、龙头企业,增加健康服务和产品供给。
三是深化区域联动,持续推动成渝合作。渝中区将持续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牢固树立“巴蜀一家亲”理念,切实强化“川渝一盘棋”思维,把战略要求转化为战略行动,全面深化与四川地区,特别是成都市锦江区、青羊区等中心城区的务实合作,不断强化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深化金融领域合作。依托渝中区解放碑、锦江区太古里、青羊区文化金融商务区等金融集聚区,加快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支持金融服务类机构异地设立机构拓展异地业务,推动两地金融机构开展银团贷款和联合授信。合力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审判专业法庭建设经验交流,建立金融司法协作机制,共同打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深化消费领域合作。加强渝中区解放碑、锦江区春熙路、青羊区金沙光华等商圈交流合作,推动大坪、锦江国际新城商业区等智慧商圈项目建设,提档升级较场口、宽窄巷子、成都东部新城等特色商业街,共同策划开展提振消费、扩大消费节会活动,推动两地老字号、特色街区互输资源、联建共赢,共同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国际品牌首选地和世界消费品展示地。深化文化旅游领域合作。联动四川、重庆两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市、区,整合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成立“成渝地区红色旅游联盟”,举办成渝红色旅游论坛、成渝红色故事会、成渝红色摄影展等活动。联动两地核心旅游资源,研究出台奖励政策,策划专题活动,探索推出两地市民免费(优惠)互游景区、互住酒店。与成都市青羊区图书馆开展合作,加强两馆交流。进一步深化洪崖洞与宽窄巷子的合作。深化健康医疗领域合作。依托渝中区环重医创新生态圈、青羊总部经济区生命健康产业社区、锦江区万达瑞华国际医疗健康中心、武侯区西部大健康金融中心等项目,共同建设西部医学创新高地,打造国际医学创新中心医疗服务集群、新型医疗产业链,成立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积极推进生物疫苗、抗体药物、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等医药产品创新。同时,在招商引才、数字经济、外事交往、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开展广泛往来。
四是加强组织保障,全面增强责任意识。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机制化、政策化、项目化、事项化落实。加大责任落实力度,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切实提升抓执行、促落实的实效性。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健全责任落实倒逼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及时通报进展情况,严格进行问责追责。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按年度对照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进行考核考评,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如期完成。
此答复已经我委卫强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贵委如有任何意见,请登录区政协委员履职平台填写办理回执,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再次衷心感谢贵委提出的建议,希望今后继续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渝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