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者:渝中区侨联
提出时间:2016年2月19日
提案原文
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16-067号
加强渝中旅游产品宣传的建议
渝中作为重庆的母城,承载了千百年来重庆历史的变迁,是重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和旅游圣地。无论是具有标志意义和“最重庆”的解放碑、大礼堂,还是代表巴渝文化的朝天门、洪崖洞,渝中都是外地人来访的必经之地。都市旅游业也是渝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将渝中打造成为全市乃至西部重要的都市旅游目的地。要想达到这一目标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中,旅游项目的宣传和包装是重要一环。
目前,渝中的旅游宣传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对宣传促销重视不够,危机感不强,宣传促销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手段单一、没有新意。比如武隆已经通过拍摄全国知名综艺节目、电影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而我们还主要依赖传统旅行社导游的推荐和传统的口碑相传,缺乏利用新媒体、综艺栏目等时尚传播渠道的意识,宣传造势、制造旅游话题的能力还不够。
2、运用现代网络媒体开展宣传促销意识亟待加强。现代媒介运用停留于初级阶段,忽略网络营销对旅游品牌塑造的积极作用,将便捷、廉价的网络资源束之高阁、弃之不用。比如渝中旅游网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排版方式,将渝中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简单罗列,没有能抓住眼球的内容,许多旅游产品介绍并不详细,要么只有一张图没有文字说明要么简单写了一些文字又没有图片说明,整个网站对渝中旅游形象的体现不够,缺乏对最近旅游新产品的推荐、节会营销,更新不及时。同时我们的旅游介绍也极少出现在重庆人气较旺的微信公众号、微博里面,使得大家对渝中旅游的认识不够。
3、重视外部介绍也缺乏对内介绍。渝中居民才是渝中最好的导游,但是我们对本地居民的旅游介绍较为缺乏。很多人对一些新兴景点就不太了解。比如许多本地居民竟然不知道化龙桥的天地湖公园,480观光巴士,关岳庙等,对外地客人的推荐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解放碑、大礼堂等地,而对再次来渝的朋友就觉得已经“没啥可看的”。
基于以上问题,我的建议是:
1、引导注意力经济,注重实效宣传,加强促销手段多元化。宣传不能仅仅依靠旅行社各重大的活动去显露曝光率,平时信息与工作都应让市民了解,比如:巴士汽车身上的广告,车站霓虹灯牌的广告,传统食品的包装上等等。要进行叠加式重复宣传。一次性的宣传促销只能是昙花一现,往往达不到最终的效果,只有反复进行才会产生印象积累,刺激游客和市民记忆力。
2、创新宣传手段,重视新兴媒体的宣传。宣传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形式,如参加国内旅游交易会、报纸广告、旅游大篷车等,要提高对新型营销方式反应力,融入具有创意和轰动效果的营销方式,结合智慧渝中建设加强创新旅游宣传方式。旅游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旅游推广新阵地,改变着人们的出游方式和传统的旅游观念, 要注重在网络平台上与游客的及时交流,通过邀请好友关注、回答问题、赢取小礼物的方式,获得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在旅游网站建设上可效仿北京和海南等旅游发达地区网站建设,提供多国语言服务,详细提供包括游、宿、行、食、购、娱、展、演8大业态信息,并以高清图片、视频、360度全景等形式全方位地展示旅游资源与城市风貌,还可与团购网、旅游网站合作,提供旅游产品的团购和机票、酒店、景区电子票的在线预订服务。
3、要加强政府的参与力,创新品牌营销节会。旅游形象美誉度的高与低,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形象、政府的形象,旅游局不能唱独角戏,要注重产业融合,在节事营销和制造旅游热点的营销中必须多借助政府的力量,联合知名企事业单位进行共同宣传。比如通过承办知名体育赛事、文化栏目制造独特新颖的宣传题材;或在知名影片中植入渝中旅游景点和文化,同步于电影的宣传投放旅游电影贴片广告、冠名电影全球首映礼、看片会等等,努力打造一张更加生动、时尚、新鲜的“旅游名片”。
提案复函
类别:B
渝中旅〔2016〕36 号
重庆市渝中区旅游局
关于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16-067号提案的复函
区侨联:
贵联提出的“加强渝中旅游产品宣传的建议”已收悉,贵联的建议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回复如下:
渝中区是重庆都市旅游的目的地和窗口,加大宣传、创新宣传,对提升渝中都市旅游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积极吸纳区侨联的建议和意见,正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推进:
一、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面提升都市旅游宣传
今年1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做了《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2月,渝中区获批为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3月,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在万盛召开,拉开了我市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和发展的序幕。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全市的相关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举措,提出了“以国家5A景区为标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区域旅游发展及全域旅游创建不断上新台阶。目前,我们正在制定渝中区全域创建实施方案,其中,全域渝中的全面宣传,将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整体策划和包装。我们将秉承“引导注意力经济、促销手段的多元化、进行叠加式重复宣传”等方式,向政府进行专题汇报,选择在机场、码头、火车站、轻轨、旅游观光巴士等游客密集场所,运用传统和现代方式,进行有效的旅游宣传和信息推送。
二、创新宣传手段,提升渝中都市旅游的影响力
我们联动主城兄弟区,开展“全球征集都市旅游主题口号和形象LOGO”、“美丽中国行聚焦重庆都市”等活动。全市首创开展“中国重庆城际旅游交易会”、“全国旅游产品重庆(渝中)采购会”。设计制作旅游地图、旅游指南等旅游宣传品,开展“五进”活动(旅游宣传品进酒店、进景区、进旅行社、进社区、进网络)。加强区域合作,“走出去”,赴环渝周边、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客源市场开展“牵手云南 相约重庆”、“川渝一家亲”、“沪渝一江情”、“渝穗手牵手”等系列主题营销活动;“请进来”,每年吸引境内外外50余个城市景区来渝中宣传拓展市场,实现区域互动合作。继续实施宣传营销奖励政策,2015年,辖区三星级以上酒店接待旅游团队游客23万人天(境内20.9万,境外2.1万),同比增长21.05%。联动重庆机场集团、航空公司创新启动“重庆飞 山城游”机场中转游客游渝中活动,预计每年将吸引30万商务人士及高品质游客来渝中观光、休闲、过夜、消费,直接及间接拉动消费将达10亿元。开辟旅游新线路产品,围绕“巴渝古都、二战名城、山水都市”主题,先后推出“行走山城”徒步游、“抗战红岩”文化游、“巴蜀记忆”历史游、“时尚都市”购物游、“火辣渝中”美食游、“山城夜景”两江游等6大线路产品,共计10余条旅游线路,将集聚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时尚文化等多种元素的旅游资源纳入旅游线路,引领、引爆都市旅游,成为游客的新去处。同时,我们积极运用互联网,运用新媒体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2015年,渝中区开始启动以“国家5A景区为标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在全区范围内新建13个游客中心(一级1个,二级5个,三级7个),并启动了“渝中智慧旅游”建设,推进“互联网+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目前,我们正全力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在游客中心建设触摸屏查询系统。共设立20个触摸屏,编制触摸屏查询系统,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多种形式,生动详实的向游客展示渝中半岛的历史特色、精品旅游,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项目以及多姿多彩的巴渝文化、抗战文化以及红岩精神。方便快捷地向游客提供5种语言展示(中英法日韩)的旅游实时信息及传统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新旅游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涉及的旅游信息(包括旅游产品、景点介绍、旅游资讯、旅游线路、旅游交通、旅游步道、餐饮点、住宿点、治安点、厕所)的即时查询服务,旅游信息将不少于1000条。
二是编制渝中半岛旅游区官方网站。渝中区已经建设过渝中旅游门户网站,但该网站主要体现的是政务功能,是一个政务网站,而本次建设的渝中半岛旅游区官方网站则是渝中半岛景区旅游信息全面集中的旅游宣传服务网站。该网站集合旅游的相关信息,为浏览者提供全面的旅游信息查询,设计上比较强调信息的传递和浏览,在实现功能最大化的同时,实现用户的视觉统一和操作便捷,为满足国际化要求,系统建设者需在网站上提供5种语言的页面供浏览者选择(中英法日韩)。
三是制定渝中半岛旅游区导游全景图(导游导览GIS系统)。本次系统将基于市规划局勘测院提供的渝中半岛3D系统进行展示,该系统能够在图中标识出渝中半岛主要景点及旅游服务设施的位置(位置坐标信息由重庆市规划局勘测院进行提供及维护、更新),包括各主要景点、游客中心、厕所、出入口、医务室、公用电话、停车场,并明示咨询、投诉、救援电话(语言包括中英文)。该系统除了在游客中心的大屏上展示以外,也将作为整个平台的GIS地图系统在各个子系统中使用。
四是提升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将在渝中区旅游局已经成功注册的渝中旅游微信公众号“微游渝中”上进行二次开发,除了基础内容建设外,游客还可通过使用微信公众号,在景区内自动触发导游词(中、英、法、日、韩五国语言),并进行线路规划,实现社区互动体验,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蓝牙方式获取景点讲解、导游导购信息服务。当游客在景区内时,可以基于射频、红外技术,在导览地图中定位自己的位置。游客如果想去某个特别的景点游览,可以把该景点设置为目的地,系统会进行线路计算,并在导览地图上显示规划的线路,系统可以引导游客以最佳的方式到目的景点。
五是设立便携语音导游器。游客到渝中半岛旅游可选择购买或者租用便携语音导游器,当游客游玩到一个景点时,便携语音导游器能够自动播报景点的音频信息,每个景点的语音信息不少于30分钟,为保证语音质量,提供的语音文件均为真人录音而非电脑合成。
六是搭建旅游信息管理平台。旅游信息管理平台是后台统一管理平台,也是整个渝中智慧旅游的核心平台系统,通过该平台提供内容统一管理,角色权限管理,电商服务、统计报表功能,同时该平台采用模块化方式开发,可以通过接口的方式实现与全市旅游数据的互通互连,将相关数据库纳入全市智慧旅游云计算中心。
七是实施渝中智慧旅游提升工程。今年区政府已将渝中半岛旅游区智慧旅游提升服务工程纳入全区重大建设项目。现正在做实施方案,将重点做好旅游产品及消费信息推送、游客流量分析、解放碑步行街旅游消费室内3D全景展示及电子商务功能等工作,推进渝中旅游数据中心建设,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加强商旅文的联动,创新品牌营销节会
联动区商务局、区文化委、解放碑商圈分别开展了春、夏、秋、冬季促进消费月活动,策划开展“爱尚解放碑”、520解放碑珠宝婚礼文化节、重庆城际旅游国际交易会暨重庆都市旅游节等大中型商旅文联动活动,加大活动品牌培育的力度和步伐。结合区域产业特色,既注重“购物狂欢节”“都市旅游节”等品牌节会的塑造,又主打小型、精品专业节会、展览、发布会,创新开展融合商业、金融、旅游、文化等元素节会,不定期组织咖啡文化节、珠宝文化节、美食节等各类主题节会活动,吸引人气,扩大影响。如今年的城际旅游交易会暨都市旅游节期间, 我们邀请驻渝领事馆、上海迪斯尼、周边知名旅游景区来解放碑展销,并同时开展相关旅游营销活动,解放碑商圈人气爆满,区域高星级酒店基本满房,有效地拉动了旅游消费。同时,针对当前自驾自助游客为主流的游客群体,我们正委托专业公司,以“慢旅游、微旅游”为旅游方式,策划渝中旅游线路,努力满足广大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
贵联的建议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们非常感谢你们提出了中肯并富有建设性的建议,相信有区侨联为渝中区旅游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渝中区旅游将会得到更大发展。
此复函已经秦如梅局长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单上寄给区政协办公室和我单位,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人:李玥萱 联系电话:63813067
地 址:渝中区管家巷9号渝中区旅游局,邮编:400010
渝中区旅游局
2016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