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者:隆准
提出时间:2016年2月22日
提案原文
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16-084号
关于在渝中区中小学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建议
目前,我们的家庭结构造成了独生子女依赖、自私的性格,学校教育又注重抓分数,德育教育毫无特色。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加强对青少年传统美德和国学经典的教育,努力提升青少年文明素养,努力用传统文化经典铸造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议在渝中区中小学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或者作为考试科目来引导学校重视此方面教育;开设手工技能课培养孩子勤动手勤劳做体会父母劳动的艰辛;开展多种形式助老扶贫志愿活动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建议如下:
1.营造经典文化氛围,各学校要将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经典文化内容,以文字、图画、喷绘画等形式呈现在墙壁上,有条件的学校可在绿地花坛等显要位置设置小型经典语录广告牌,让师生们触目可及,在休闲娱乐之余,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提升师生的文化修养。黑板报、宣传栏要根据时令季节或环境需要定期更换,不断扩大经典内容的吸引力和覆盖面,营造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
2.熟读成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规定的国学经典内容力争达到“认读准确、诵读流利”的目标。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目标的多层次性。
3.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要身体力行,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4.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与各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努力提高国学经典诵读的效果。
5.有效整合:学校要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班队活动紧密结合,与少先队、团支部活动紧密结合,与家校互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全校德育工作的合力作用,注重过程,讲求实效,优化效果。
提案复函
类别:A
渝中教办理〔2016〕32号
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16-084号提案的复函
尊敬的隆准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三届第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在渝中区中小学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建议》收悉。首先十分感谢您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并提出很好的建议,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直以来,区教委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教育与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就如何将国学经典引入校园作了不同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将国学经典教育纳入中小学生课程内容。区教委将国学经典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发挥各学科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通过学科渗透、专题讲座、文化橱窗、班级园地等形式,在广大中小学生、幼儿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古典诗歌、经典国学的欣赏;在思想品德教育和历史教育中加入传承仁义礼智信的教育;在美术教学渗透中国画鉴赏;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古典音乐欣赏。
二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区教委积极利用春节、重阳、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道德体验活动和经典导读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未成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情和传统美德,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是在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进校园”活动。人民路小学在区文化局的帮助下让川江号子、巴渝木偶、剪纸艺术等非物质文化进入课堂;精一民族小学建成非物质文化项目展示墙,着重推介川剧脸谱艺术项目,激发了学生对川剧传承的热情和兴趣。
四是鼓励全区中小学开发国学经典教育读本。目前,全区中小学正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例如鹅岭小学的《孟子点点读》、邹容小学的《传统美德故事读本》、肖家沟小学的校本教材《国学》、杏林中学的《国学读本》、解东一小的《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将学校特色和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对学校开展传统文化和国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是加强国学经典教育活动的顶层设计,支持特色文化学校发展。区教委立足学校历史积淀,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教育基础深厚的学校,利用自身优势,把传统文化教育打造成学校特色文化,例如推进人和街小学成为兰亭学校,将杏林中学打造成为国学特色学校等。同时,以主题活动为主要载体,结合传统节日,分阶段有层次地组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法比赛、讲传统名人名家故事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弘扬“仁、义、礼、智、信、孝、廉”等传统美德。
但是, 从目前我区中小学生、幼儿园的国学经典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氛围不浓、认识不足、学习不够深入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积极吸纳您的意见,在今后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国学经典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广大中小学生对国学的认知和民族的认同。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鼓励和支持全区中小学积极开发具有校园特色的传统文化教材和读本,将国学教育和学科教育紧密结合,强化校内第一课堂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将课堂教学和校外活动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二是继续组织举办国学经典诵读、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将主题活动与传统节日紧密结合,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渠道,进一步增加中小学生的国学知识。三是加强教师培训,将传统文化和国学知识融入培训内容,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充分发挥教师在传统文化和国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四是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中小学在传承国学经典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切实把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确定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并诚恳希望您继续关注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
此复函已经唐点权主任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单上寄给区政协提案信息办,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电话:63840150
联 系 人:杨 斌
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
2016年6月6日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区督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