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渝中区单身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的建议

来源:区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6-07-18 08:06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提案者:李真真

  提出时间:2016年2月15日

  提案原文

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16-016号

关于建立渝中区单身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的建议

  青年是最具有创造力的群体,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他们的婚恋交友状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团区委对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的走访调查发现,我区众多青年存在着婚恋难、交友难的问题,日益成为破坏家庭和谐、影响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亟需政府有关部门以单身适龄青年为主要服务对象,搭建实名制、多媒体、公益互动的青年婚恋交友平台,着力推进我区青年婚恋交友服务工作的开展。

  一、当前我区众多单身青年婚恋交友遇到的问题

  (一)单身青年基数庞大、男女比例失衡

  随着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变化,我区单身青年比重正逐年上升。据百合网调查显示,重庆市区已迈入第四次“单身潮”时代,适婚单身青年有近百万人。但与此同时,单身青年的性别比例失衡日益严峻,择偶市场中男女比例竟然高达3比7,女性择偶的困难日益明显。

  (二)高学历大龄“剩男、剩女”择偶难

  高学历大龄“剩男、剩女”主要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单身青年,年龄一般处于28—40岁。受个人、家庭和社会等影响,高学历大龄“剩男、剩女”在婚恋中一般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据百合网调查显示,重庆大龄剩男中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达到31%,大龄剩女中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到44%。

  (三)单身青年社交圈子小且交友渠道少

  目前,我区众多单身青年存在生活圈子小、工作压力大、空闲时间少等问题的困扰,加之他们婚恋交友主要通过熟人介绍、婚姻介所介绍、家长帮助相亲、网络交友相亲等方式进行,虽然成就了一些姻缘,但总体效果并不尽人意。

  (四)单身青年婚恋交友公益性平台匮乏

  近年来,我区各级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十分重视单身青年婚恋交友状况,积极主动组织了一些婚恋交友活动,但并未形成“线上线下”双推进机制,导致线上平台缺失,线下推进效果欠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青年婚恋交友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单身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的几点建议

  (一)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单身青年网上婚恋交友平台

  目前,网上婚恋交友平台是比较有效、直接、简单和性价比较高的服务方式,也是当下适龄青年婚恋交友的重要渠道。积极整合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资源,建立完善我区单身青年数据库,打造实名制、多媒体、公益性的单身青年网上婚恋交友互动平台,让全区范围内的单身青年均可通过该平台登记信息。同时,建立严格的身份认证机制、组织后台管理机制、平台安全访问机制,提升单身青年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保密性。

  (二)开展公益活动,拓宽单身青年婚恋交友相识渠道

  结合实际,鼓励各单位组织单身青年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如党政部门、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和街道社区等可在情人节、妇女节、女生节、青年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环保日和助残日等节日节点,组织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让单身青年在互动中相互认识增进了解,同时引导更多的青年人积极从事公益活动。

  (三)群团组织合作,打造单身青年婚恋交友品牌项目

  由区总工会牵头,联合团区委和区妇联,依托机关、企业、街道和社区,以“实效性、公益性、长效性”为理念,每月组织开展全区性单身青年婚恋交友活动,并将工作实际纳入年度考核获奖励。

  (四)建立心理热线,引导单身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一是开展单身青年婚恋交友心理咨询辅导。邀请专家以现场讲解和网络直播等方式,开展青年婚恋交友专家讲座、情感沙龙、专题咨询和心理辅导等活动,引导单身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交友观。二是建立婚恋交友服务热线。整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资源,建立青年婚恋交友服务热线,向单身青年提供婚恋交友活动信息咨询服务,并为单身青年男女解答婚恋交友疑惑。


  提案复函

类别:A

共青团重庆市渝中区委员会

关于渝中区政协委员2016-016号提案的复函

李真真委员:

  现将政协重庆市渝中区委员会第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16—016号《关于建立渝中区单身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的建议》的办理意见回复如下:

  婚恋交友是青年重要需求,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社会的重要内容,解决青年婚恋交友问题对于推动青年个人发展和维护青年群体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调查走访,我区众多青年存在婚恋难、交友难的问题。近年来,团区委结合自身工作职责,重点从打造品牌、丰富载体等方面,着力满足单身青年婚恋交友需求。

  一、线上线下搭建平台

  一是依托新媒体打造线上宣传平台。依托“渝中青年”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青年相亲交友活动信息,并结合“团支部上网行动”,在微信群、QQ群广泛宣传相关婚恋交友活动,通过线上宣传拓宽青年婚恋交友渠道;二是开展婚恋交友活动搭建线下平台。在“520”、中秋、七夕、情人节等节假日,各级团组织、群团服务站广泛组织开展各类婚恋交友活动,充分调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吸引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切切实实地构建青年互动交流、扩大交友圈、寻找真爱的平台。

  二、打造婚恋交友品牌

  做好已有品牌。积极开展“团聚爱—让有爱心的人在一起”品牌活动,在情人节、妇女节、女生节、青年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环保日和助残日等节日节点,通过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单身青年在公益活动中相互认识、增进了解。群团组织联手合作。结合群团改革,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手开展青年婚恋交友活动,共同打造活动品牌,实现群团力量整合、资源共享。

  三、加强青年心理辅导

  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和资源优势,利用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社会资源,以机关、企业和社区未婚青年为服务对象,通过专题辅导、交心谈心等方式,解答未婚男女婚恋疑惑,及时帮助青年正确选择爱情、精心养护婚姻、用心经营家庭。

  共青团渝中区委员会

  2016年5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