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失独家庭关心关爱的建议

来源:区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6-07-18 08:08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提案者:莫蓉军

  提出时间:2016年2月15日

  提案原文


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16-013号

关于加强失独家庭关心关爱的建议


   1982年12月,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正式实施,独生子女家庭对我国控制人口总量做出了特殊贡献。而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一个特殊的群体——失独家庭,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大坪辖区目前就有失独家庭91户,120人,且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失独之殇:“此生余悲,无处安放”。怕生病、怕过节、怕孤独,是摆在全社会面前一个沉甸甸的民生问号。一是精神慰藉难度大,他们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楚,心里脆弱敏感。二是物质救助力度小。根据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4个部门2015年10月13日发布的《关于调整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等有关政策的通知》,从2016年起,将重庆市女方年满 49周岁的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父母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500元,从2015 年起,给予已纳入计划生育特别扶助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每人5000 元一次性养老保险金补贴,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办理意外伤害及补充医疗保险,每人每年165元,失独家庭“馨爱之家”活动经费每人每年80元。相对于物价的上涨,这一标准仍有差距。三是失独家庭集访现象突出。随着之前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失独家庭进京上访情况激增,而“二孩”政策的实施,对失独家庭产生了更大的心理刺激,增强对失独家庭的关心关爱已经刻不容缓。

  建议:

  一、尽早建立关怀专项基金。养儿防老这句俗语最核心的其实是经济问题。可考虑从社会抚养费中提取专门资金,用以建立失独家庭关怀基金。同时,适当提高失独家庭意外伤害及补充医疗保险保额,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失独家庭不敢生病、生不起病问题,舒缓精神负担。

  二、重视做好心灵关爱工作。一般情况下,失独家庭经济方面的问题并非最主要的问题,精神和心理上的坎更难跨越。建立起常态化的失独家庭精神救助机制,组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志愿者参与关爱活动。作为失独家庭的联系纽带,“馨爱之家”使有相同经历的家庭能够彼此鼓励,携手走出阴影。而现目前政府对“馨爱之家”活动经费的投入相对较少,多数时候活动费用均由失独家庭成员自行负担,在物质救助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自费的“馨爱之家”活动很难得到失独家庭的支持参与。建议适当增加活动经费,让失独家庭通过日常的交流活动,增强归属感和心灵慰藉感,为失独者提供心理关怀。

  三、加强调研。开展对失独家庭的专项调研,深入实际了解失独家庭的需求和诉求,使关心关爱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为后续扶助政策的制定调整提供依据。





  提案复函

  类别:A

渝中卫计函〔2016〕24号

重庆市渝中区卫计委关于

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16-013号提案的复函


莫蓉军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失独家庭关心关爱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卫生计生工作的关注、支持和帮助。对于您提案中的意见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失独人员基本情况

  截至2016年5月,我区共有计划生育特殊家庭2328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失独)1475人,独生子女伤残家庭853人。据近三年统计,我区每年新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200余人。

  二、经费保障,做好关心关爱

  2014年以来,我区社会抚养费每年征收金额在50万至70万元之间,区财政将征收的社会抚养费全额返还我委作为事业经费列支。近三年来,我区用于特殊家庭国扶、区扶、保险、慰问、开展活动的经费累计达2200万。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渝卫家庭发[2014]15号)文件精神,除严格执行国家特别扶助政策以外,在本区失独家庭关心关爱方面投入大量经费开展工作。

  (一)节日走访慰问。自2010年起,将失独人员纳入渝中区人生关怀工程,每年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国节等重大节日,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安排专项资金开展走访慰问。每人全年600元慰问费。截至目前,共计发放慰问金160余万元,节日慰问费在主城九区排位靠前。

  (二)开展住院走访慰问。对患有22类重大疾病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由区计划生育协会给予每年不超过两次,一次1000元的慰问;对重大疾病以外其他住院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区计生协会给予每年一次500元的慰问金。这一项慰问制度在主城其它区县多数都未实行。

  (三)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保险工作。今年,市卫生计生委与大地、人寿两家保险公司合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住院护理保险。该保险除延续去年住院二次报销以外,新增了每人每天100元的住院护理补贴,全年90天为限。该保险已从2016年5月执行。

  (四)发挥“馨爱之家”交流平台作用。我委每年投入经费近20万元用于活动开展,实现关心关爱常态化。

  三、点面结合,力求帮扶做深做实

  自2014年以来,我区建立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2016年,按照市卫生计生委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制度,推动此项工作常态化。各街道按照分类管理、普遍联系、重点帮扶的原则,对70岁以下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进行分组对口帮扶,对70岁以上独居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进行一对一帮扶,并纳入全年计划生育目标任务考核。这一工作方式与“馨爱之家”活动形成点面结合,将关心关爱工作进一步深入和细化。我委将根据工作需要安排经费,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关于您提到加强调研,这个建议非常好,也是探索新形势下计生工作的重点,我们将深入街道、社区了解情况,摸准需求,结合社会资源,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居家养老等服务,让失独家庭真切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

  此复函已经刘平主任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单上寄给区政协提案信息办公室和我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电话:63844680

  联 系 人:陈欣

  重庆市渝中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6月27日

  抄送:区政协提案信息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