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6日在区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 杜 伶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渝中区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认真执行区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年度预算,紧紧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科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和下行压力,经济运行总体在合理区间,各项财政年度目标任务有序推进。
(一)收入执行情况
2022年上半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28亿元,为预算的44.1%,下降12%,剔除留抵退税后同口径下降8.2%。其中:区级税收收入完成16.32亿元,为预算的43%,下降19.1%,剔除留抵退税后同口径下降14.5%;非税收入完成4.96亿元,为预算的48%,基本达到序时进度,增长23.9%。
一是财政收入开局平稳,二季度降幅较大,总体好于全市水平。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区级一般公共预算增长3%、其中区级税收收入增长3.8%。4月以来,受疫情反复、留抵退税全面实行等多重因素影响,税收收入出现大幅下降,单月降幅分别达到34.1%、44.2%、33.7%。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未达序时进度要求,但降幅好于全市平均水平。区级非税收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缴入资产处置收入拉动增长较大、基本达到序时进度。
二是大多税种不同程度下降。除印花税受市城投集中签订合同等一次性因素拉动增长35.4%、个人所得税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外,其他税种不同程度减收。其中:留抵退税等影响增值税减收1.46亿元、下降24.6%。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量减少、重庆银行处理坏账等影响企业所得税减收0.23亿元、下降6.5%。去年瑞安、协信等房地产企业一次性预缴以及清算土地增值税垫高基数等影响土地增值税减收1.16亿元、下降36.3%。“两江四岸”调规退新浩郡公司契税以及征管新政实施等影响契税减收1.3亿元、下降55%。
三是服务业普遍受到疫情冲击。除金融业小幅增长2.5%,其他服务业呈明显下降趋势。受上海等产业链上游城市疫情反复影响,物流中断、供应链受损,经济活动减弱,消费下降,商贸业、交通运输及邮电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服务、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分别下降17.8%、42.2%、4.7%、13.5%、8.8%、6.5%。由于商品房库存不足预售大幅下降、土地增值税清算项目大幅减少影响,房地产业区级税收减收3.1亿元、下降39.2%。
四是重点企业贡献有所收窄。上半年,区级税收贡献100万元以上企业232户,较去年同期减少8户,合计贡献区级税收12.1亿元,同比减少3.14亿元、下降20.6%,占区级税收权重降低1.4个百分点。526户总部及重点企业贡献区级税收11.7亿元,同比减少3.6亿元、下降23.6%,降幅高于区级税收4.5个百分点。主要是公运集团等交通运输企业受疫情反复影响,以及龙湖成恒、捷创等重点建安房地产企业去年同期完工结算项目较多,今年商品房预售减少。
(二)支出执行情况
1-6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8.9亿元,为预算的57.4%,增长6.3%。
一是支出超序时进度,财政运行总体平稳。社会民生类支出进度较好,其中文化体育和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科目分别超序时进度40.4、15.5、8.8个百分点。主要是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就业和退役安置补助、医疗救助等专项资金执行较好。科学技术、农林水、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不理想,执行进度均低于30%,主要是渝中区政务云服务费、智博会渝中展馆费用等支出未到合同约定支付时间,市级林业生态保护恢复、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补助等市下专款为提前下达,待项目细化后再予以拨付。
二是重点领域保障有力,持续保稳定惠民生。兜牢“三保”底线,足额保障“三保”支出,重点保障各项民生政策落地,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1-6月实现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9亿元、增长9.7%,卫生健康支出2.8亿元、增长19.6%,住房保障支出2.2亿元、增长67.3%。优先保障重点领域,支持城市品质提升,大力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切实改善优化城市居民居住环境,城乡社区支出5.4亿元、增长34.6%。
1-6月,政府性基金支出7.6亿元,为预算的58.4%,下降54%,主要是新增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较去年同期减少。
二、重大政策落实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新一轮减税降费及稳经济大盘政策落实情况。一是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严格落实留抵退税政策,提前测算,尽早筹划,做好留抵退税库款保障,确保“应退尽退”“能退快退”。截至6月底,全区共退减缓税7.46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6.81亿元,惠及纳税人1574户;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0.5亿元、惠及10万户次;制造业缓缴税0.15亿元、惠及207户次。二是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积极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全力以赴稳定就业。截至6月底,共减征失业保险费1.95亿元、惠及企业1.49万户;返还失业保险1. 38亿元、惠及2773家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20万元、兑现财政贴息86.01万元。三是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加强部门联动,帮助企业申报贷款贴息、落实国有房屋租金减免政策、用好“助企贷”等银政风险共担的金融产品、支持开展文旅商贸促消费活动,全力助推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截至6月底,已帮助17户企业申报贷款贴息政策约300万元,减免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国有房屋租金4201万元、惠及企业1450户;拟投入200万元,用于餐饮、零售企业员工定期核酸检测补贴;用好“助企贷”等5款银政风险共担的金融产品,累计为3086户企业争取贷款28.1亿元;统筹财政资金1000万元,开展文旅商贸促消费活动,在全市率先发放千万惠民消费券。
(二)“三保”等重点支出事项情况。一是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预算执行中的优先地位,可用财力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坚持库款调拨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合理规划支出进度。加强“三保”支出日常监测,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建立库款预警机制,按日监测库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预警。二是抓好社会民生保障。足额安排教师待遇、学生公用经费等民生事项,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安排生活困难关怀资金8450万元,将符合要求的低收入人群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安排定救临救资金805万元,做到托底线、救急难。安排孤儿救助、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经费254万元,实现“弱有所扶”。三是保障疫情防控。立足常态化疫情防控,预安排防疫资金8000万元,统筹用于防控设备物资采购、集中隔离定点酒店经费、核酸检测及新冠疫苗接种点建设运营等,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三)重大项目建设资金保障情况。一是摸底建设项目资金需求。强化项目“资金池”“项目池”对接,主动掌握全区前期项目、续建项目、新开工项目、民生实事及历年尾款项目资金需求量。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争取专项债券、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等方式筹措资金7.8亿元,保障建设项目资金需求。二是全力争取债券资金支持。2022年,争取专项债资金5亿元,用于“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迁建、老旧小区改造等市区重点工程,充分发挥了债券资金拉动投资积极作用。三是加快债券资金执行。建立台账管理,加强项目监测,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建设项目。截至6月底,2022年争取的5亿元专项债已支出1.64亿元。
(四)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管控情况。一是政府债务风险管控有力。严格实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截至6月底,我区新增专项债券5亿元,政府债务余额133.2亿元,严格控制在债务限额范围内。严控新增债务,按要求化解存量债务,切实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二是加强平台公司债务监管。与平台公司对历年资金往来、资产划拨、隐性债务偿还等情况进行梳理对账,合理划分偿还责任,定期做好资金调度。加强部门联动,推动落实平台公司债务“631”债务偿还机制。
(五)预算绩效管理情况。一是扩宽覆盖范围。全面开展部门自评,实现部门整体、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全覆盖。对10个部门整体支出和10个项目支出开展重点评价,评价资金规模达78.05亿元。二是强化绩效意识。将鲜花长效专项、区块链产业发展支出(2017-2021年)、全区应急管理资金、渝中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一期)等4个项目纳入人大常委会测评,涉及重点产业扶持和重大民生建设资金等方面,预算金额总计3.96亿元。三强化运行监控。在预算安排超100万元的重大政策和重点专项中选取40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监控,将重点监控项目年度绩效指标细化成分阶段绩效指标,开展分阶段监控。
(六)其他有关工作情况。一是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逐步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目前已实现横向拨款、大额提现、大额支付动态监控管理。不断推进预算执行报表、决算、财务报告、直达资金监控等功能模块建设,逐步实现信息来源一体化、报表生成自动化等管理要求。二是统筹推进国资管理。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对国有资产管理综合报告的审议意见,拟定国有资产管理整改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压实部门职责。继续推进存量账外房产整改,截至6月底,3万平方米存量账外房产已评估入账0.3万平方米,剩余账外房产已全部制定评估入账计划。三是严肃财经纪律。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开展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对照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七个方面,完成自查自纠。开展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检查,督促预算单位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和风险岗位制衡机制。
三、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困难
今年以来,上海等地新冠疫情反复,投资、消费等受到持续冲击。本有起色的复苏势头遭到打断,叠加减税降费政策影响,给区级财政收入带来较大减收。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态势逐步向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有效落地,经济有望持续回升向好。不利的方面,减税降费将进一步影响财政收入,疫情反复对下游供应链影响明显。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房地产低迷,商品房库存不足预售大幅下降,重点税源企业存在外迁风险。服务业特别是线下消费领域受到阶段性扰乱,商贸业短时间内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仍有难度。有利的方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减税降费等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持续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活力,加快专项债使用进度有助于扩大有效投资,落实促消费措施将持续提振消费者信心。我区金融业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文化旅游、数字经济、卫生健康等新兴产业企业正逐步成长。综合来看,经济实现企稳回升还需要时间,经济运行仍有不确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短期内提振财政收入难度很大,实现年初人代会批复的收入目标任务艰巨、形势严峻。
与此同时,预算执行中新增民生支出、疫情防控支出和重点建设支出等政策性、刚性支出事项,收支平衡难度进一步加大。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以及预算约束力都有待提高,部门过紧日子的思想还未牢固树立。总体来看,我区财政平稳运行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紧平衡”特点进一步凸显。
四、下半年主要工作
财政部门将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咬定全年目标任务不放松,全力做好五篇文章,为渝中全力建设“四化”现代都市,打造“四区”首善之地贡献财政力量。
(一)突出重点、稳住大盘,全力做好稳财文章。一是落实减税降费。在执行好已出台政策的基础上,紧盯新出台政策,继续加强部门联动,提前预判退税规模,做好库款保障工作,确保留抵退税资金应退尽退、库款保障持续稳定。二是持续助企纾困。积极落实中央43条、重庆56条及渝中区助企纾困政策,做好助企纾困资金保障工作,继续用好银政共担风险补偿资金池,发挥好“助企贷”“文旅贷”等金融产品作用。完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惠企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三是稳住市场主体。继续发挥好促消费对稳定地区经济积极作用,支持开展渝中区商贸业10大促消费专项行动,全力做好相关资金保障工作。继续帮助企业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及项目支持,继续严格贯彻落实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的政策。
(二)锚定目标、综合施策,全力做好聚财文章。一是做好收入组织工作。完善收入组织协同工作机制,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的基础上,依法应收尽收,确保不“跑冒滴漏”。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完善国有土地相关手续,推动土地性收入及时解缴入库。二是推进投融资改革。加快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投融资机制。协调用好财政和市场两个手段,以城市资源为依托,深入研究整合停车管理等公共资源,将“死”资产变为“活”资源。三是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紧密跟踪研判中央和市级政策走向,联动各部门积极向上沟通汇报,最大限度争取工作激励等政策支持,上级转移支付等资金支持,重大项目支持以及土地指标等各类支持。四是完善产业政策。出台存量企业扶持政策,鼓励重点企业扩大业务、集聚税收。清理废止低效政策,形成实效性高、针对性强的“1+6+N”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将税收贡献放在招商引资优先位置。制定协同护税实施方案,优化企业对接服务,坚持区级领导、税务部门、产业主管部门定点联系走访制度,完善企业诉求处理。
(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力做好用财文章。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稳就业政策,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落实困难群众救助“十条措施”,长效实施“人生关怀”,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落实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等民生政策实施细则。逐步清理消化超高、超前政策,确保民生事业可持续性发展。二是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切实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统筹资金做好防疫物资储备、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疫情。协同深化综合医改,做实做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三是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落实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惠发展、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四)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全力做好管财文章。一是硬化预算约束。落实紧日子要求,强化源头管理,科学合理编制2023年部门预算。健全支出项目库,对支出按照轻重缓急排序。强化预算执行,除政策性增支事项以外一律不予追加。严格预算追加程序,优先保障“三保”、疫情防控等政策性、刚性增支事项。二是深化预算改革。深入推进预算一体化管理改革,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运用。强化资金统筹,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预算单位收支运行分析,推动预算单位各类收支管理规范化。三是优化绩效管理。优化全过程绩效管理链条,开展重大政策、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强化运行过程的绩效监控,建立动态评价调整机制,将绩效低下的政策和项目及时清理退出。将绩效评价结果直接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扩大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范围。
(五)严守底线、防控并举,全力做好风险管理文章。一是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坚持底线思维,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定期做好资金调度,按时足额偿还到期债务。二是加强平台公司债务监管。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平台类公司债务监管方案。引导平台公司发挥主体作用,隔离债务风险,防止经营性债务风险向隐性债务探头。三是严肃财经纪律。高标准做好财经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持续完善财经制度、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建设。
附表:1.重庆市渝中区2022年上半年财政收入执行情况表
2.重庆市渝中区2022年上半年财政支出执行情况表
附表1
附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