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巴县志》:“明洪武初,指挥戴鼎因旧址砌石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门及八闭门,象九宫八卦。”东水门是开门,位于重庆城正东,坐落在江边悬崖上,因与东去的长江流水同向而得名。城墙自东北而来,向东南拐—个90度的角,又向西南拐一个90度的角,城门就在两个90度的角之间,朝东北背西南。城门为石卷顶单门,门洞呈拱形,门额上的“东水门”三字已风化。城门高5米,宽3.2米,厚6.7米。城门附近有200余米的石砌城墙一段,高约6米。城门外左侧城墙上还修了一条排水沟,可以将城里的雨水排出城外。城墙城门用条石砌成,那条石经过七八百年风吹雨打,大体如旧。城门里外的石板路早已凹凸不平,油光水滑,不知留下了多少人的脚印和汗水。
早在3000多年前,巴人就以江州(重庆)为都,可能就筑有城池。周慎靓王五年(前316),秦国灭巴,秦将张仪筑城,史称“仪城江州”,就可能包含了东水门所在的地方。蜀建兴四年(226)蜀都护李严筑江州大城,未能完工,但肯定包含了东水门所在的地方。南宋嘉熙三年(1239),为抗击蒙(元)军侵犯,四川制置副使兼重庆知府彭大雅抢筑重庆城,将城扩展到嘉陵江岸,是否在东水门处设有城门已不可知。如今的东水门,是戴鼎筑城所修。
东水门城墙显示了重庆城城墙的一大特征,大多数城墙不是“墙”而是“壁”。由于城墙建在悬崖峭壁上,往往只在城外一面垒起一定高度的堡坎,城里一面则与街道齐平或基本齐平。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筑城的工程量,而且也增大了城墙的“厚度”,城墙与山体往往连成一体。这样的城墙,即使用大炮轰,用炸药炸,往往也很难轰垮炸塌。城里人上城墙不必爬坡上坎,交通更方便。
重庆城十七座城门各有不同的建筑特色,东水门城门上的门楼异常壮观,二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梁架,正脊中塑有亮丽的宝瓶,脊两端高翘鸱尾,房面飞檐,檐下四角支雕花撑拱,却毁于民国时期。东水门内颇为繁盛,有湖广会馆禹王庙、江西会馆万寿宫等众多会馆,商贾云集,大小店铺林立,山货、广货、苏货、杂货等一应俱全。东水门江边又是重庆城的重要码头,由此过江可到南岸,江边常年舟楫如云、帆樯蔽日,那进城出城的路上终日摩肩接踵,人来人往,是当年重庆城最繁华的地区之一。
东水门及城墙位于重庆市渝中区长江滨江路东段北侧,东水门长江大桥下,毗邻湖广会馆,面临长江,孤峙江畔,险厄天成,气势巍峨,呈现出典型的山城特色,具有很高的建筑科学和艺术价值。东水门及城墙创建、演变的悠久历史过程,记载着昔日的水码头及重庆母城沧桑的变化,也反映了重庆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2000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重庆古城墙的组成部分,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