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毗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陆地边界全长3876公里,海岸线长2389公里,国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
截至2022年6月,德国人口8322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12万美元。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极高的生活水平。德国旅游业发达,有38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数量仅次于意大利、中国和西班牙,与法国并列世界第四,每年有大量国内外游客到访德国。
走向世界·畅游欧洲第三期将带您走进德国,体验德国秀丽的山川风光、灿烂的文化古迹以及理性不失奔放的独特生活风貌。
走向世界·畅游欧洲第三期—德国篇
一、城市概况
(一)首都柏林
柏林(Berlin)是德国首都,德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国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经济中心。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维尔河流经该市。著名景点有国会大厦、勃兰登堡门等。20世纪20年代,柏林是世界第三大自治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柏林被分割为东柏林和西柏林。1990年两德统一,柏林重新成为全德国首都。
(二)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位于美因河两岸,坐落在陶努斯山南面的大平原上,是德国第五大城市,面积249平方公里,人口75万。是德国金融中心、博览会城市和通向世界的空中门户及交通枢纽。法兰克福是德国乃至欧洲工商业、金融服务业和交通中心之一,在德国人口最多的50个大城市的经济活力排名中位居首位,在生活水准排名中居慕尼黑和斯图加特之后列第三位,德国最大的100家工业企业中有20家总部设在法兰克福。法兰克福是德国最重要的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枢纽,法兰克福机场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机场和航空运输枢纽之一。
(三)慕尼黑
慕尼黑(Munich)位于阿尔卑斯山前高原(巴伐利亚高原)、多瑙河支流伊萨尔河畔,行政隶属巴伐利亚州,为巴州首府,是巴州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也是巴州第一大城市、德国第三大城市。慕尼黑以啤酒节闻名,慕尼黑啤酒节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持续两周,到十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为止,每年大约有六百万人参与其中,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动。
(四)明斯特
明斯特,是一座有着1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部,是威斯特法伦地区的文化中心,也是明斯特行政区的首府。无数古典建筑勾勒出了明斯特的天际线,是这座城市鲜明的特点,它很早就有“北部罗马”之称。哥特式建筑的历史市政厅、明斯特圣母教堂等古迹让这座城市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此外,明斯特还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公园协会联合举办的“世界生活品质最高城市”20万到70万人口的城市金奖得主。它还以德国的“自行车之都”和二战后重建的老城区而闻名,也是德国最大的大学城之一。
二、著名景点介绍
(一)柏林墙
柏林墙是冷战期间民主德国政府环绕西柏林边境修筑的全封闭的边防系统,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柏林墙是柏林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如今柏林残存有十几处成规模的柏林墙遗址,而对游客来说,最有名的当然是保存了最长柏林墙的东边画廊(East Side Gallery)了。在柏林墙倒塌后不久,来自21个国家的118位艺术家在这段柏林墙上作画,露天的艺术画廊—东边画廊由此诞生。
(二)国会大厦
德国国会大厦位于柏林市中心,始建于1884年,由德国建筑师保罗·瓦洛特设计,采用古典主义风格,最初为德意志帝国的议会会址,现在是联邦议会的所在地。国会大厦体现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的多种建筑风格,是德国统一的象征。
(三)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几经波折1880年最后完成。大教堂坐落在德国科隆市中心,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也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哥特式宗教建筑艺术的典范。它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除两座高塔外,教堂外部还有多座小尖塔烘托。教堂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钟楼上装有5座响钟,最重的达24吨,响钟齐鸣,声音洪亮。科隆大教堂内有很多珍藏品。二战期间,教堂部分遭到破坏,近20年来一直在进行修复,作为信仰象征和欧洲文化传统见证的科隆大教堂最终得以保存。
(四)新天鹅堡
新天鹅堡建于1869年,是19世纪晚期的建筑,位于德国巴伐利亚西南方,临近年代较早的高天鹅堡,距离菲森镇约4公里,离德国与奥地利边界不远。新天鹅城堡是德国的象征,由于是迪斯尼城堡的原型,也有人叫睡美人城堡。这座城堡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行宫之一。新天鹅堡共有360个房间,其中只有14个房间依照设计完工,其他的346个房间则因为国王在1886年逝世而未完成。是德国境内受拍照最多的建筑物,也是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